县尉依旧视“祢衡”为猛兽,觉得他傲然自矜的模样十分碍眼,可县尉心中不免升出另一个奇怪的想法——

今天的祢衡,行事作风似乎没有那么讨人嫌?

不等县尉想出个所以然,郑平已飘然离去,去前还留下一句狂语:

“今日县尉之面色,倒和堂外的大鼓如出一辙。下回若有人上门诉事,不如取了棒槌往县尉脸上敲,定然鼓声震天。”

县尉:……

得了,还是那个祢衡。

临别前被揶揄了一通,县尉却意外的并不怎么生气。

大概是祢衡从前劣迹斑斑,气人的事迹太多,刚才的揶揄之言就好像毛毛雨,不痛不痒,反而让他……神清气爽。

——没被用更难听的话变着花样辱骂,真是太好了(doge)。

县尉叫来佐官整理案卷,自己走到后堂,朝坐案之人行礼。

“让侍中、长令久候。”

坐在下首的县令不好先行回话,他小心地看向上座的青年,小心地开口:

“令君……”

穿着一袭秋时朝服,更衬得面容如玉的青年星眸微抬,正是侍中荀彧。

第3章 狂士楚歌

即便是面对俸禄不足二百石的微末县官,荀彧亦不曾有任何轻慢之色,语气平和而雅淳:

“今日之来意,方才已如数告知二位。二位公务繁忙,彧不便多扰,先走一步。”

说完,敛衽欲起。

县令连忙站起身,与县尉一同避退行礼:

“恭送令君(侍中)。”

在低头行礼的时候,县尉突然想到了什么,对还未离开的荀彧道:

“厚颜请侍中留步。今日有一事,不知如何衡定,恳请侍中支招……”

荀彧依言停下:“愿闻其详。”

县尉便将祢衡的事完整地说了一遍。

尽管祢衡在登记案牍之前另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有足够的分量让县尉“秉公执法”。可县尉自知官职低微,顶上不管哪个官员跺一跺脚,他都心惊胆战,又怎么敢冒着得罪曹操的风险彻查此案。

之前为了打发“瘟神”,他答应得飞快,此时想来却有些许后悔,不得不鼓起勇气,向荀彧打听风声。

荀彧听完县尉的话,眉峰逐渐聚拢,如同一副因为滴了水而洇开的山水墨画:“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