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转念一想,祢衡原先的模样实在太过讨嫌,如果只是为了特立独行,通过剑走偏锋的方式来获得他的重用,完全没必要得罪所有人,日复一日地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所以,如果祢衡的狂态真的只是伪装,那么他一定是为了第二个理由——
为了让人退避三舍。
这个“人”,不止曹操,还包括其他让祢衡看不上眼的仕官及诸侯。
“祢衡自诩千里马,作出‘性烈’之态,以狂名寻找‘伯乐’。”
曹操想到祢衡对他帐下文臣武将的贬损,多了几分恼意,
“烈马伤人。虽是一匹好马,却四处作乱,将所有靠近他的人踢断肋骨,咬碎皮肉,实在令人生恨。”
曹丕并未见过以前的祢衡,不曾领教过他的毒舌威力,只对郑平有一个不错的初始印象。
因此他虽然听懂了曹操的话,但却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他逐字逐句地消化曹操刚才透露的信息,找到一个关键点:“那该如何寻找伯乐?”
曹操抬起沉邃的黑瞳,看了二子一眼,屈指将一颗掉落在案几上的葡萄籽弹起,直面飞向曹丕。
曹丕下意识地后仰,腰身弯至极致,在避开葡萄籽的瞬间上下翻转,一个跟斗重新跪坐在地,双手撑着两侧,单膝及席。
他抬起头,狭长的凤眸愕然看向曹操,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拿葡萄籽弹自己。
曹操神色不豫:“伯乐识马,马却不识伯乐。烈马难驯,哪里分得清好坏?就算你是伯乐,他也照样踢。”
曹丕从自家父亲这句话中嗅到几许怨念,立即眼观鼻鼻观心,原地端坐。
曹操见他乖觉,低声冷哼:
“要让烈马为己所用,唯有‘驯服’二字。”
曹丕若有所思:“如果无法驯服……”
“世上唯有不会驯马的驭马人,还没有不能驯服的烈马。”曹操笃定道,“若不能驯,那便不是烈马,而是孤狼。”
孤狼者,狼顾之相,必将反噬。
不可驯的孤狼,必须早一步铲除。
另一边,和孔融一同回到邻衙的郑平对这段谈话一无所知。
他知道曹操会因为他的反击发现他与原主的微妙区别,从而生出些许想法,暂时放下将他邮递给刘表的打算。
但他与曹操交涉不深,不了解曹操的思路,没猜到曹操会想那么多,直接把原主的行为拔高到一个深奥的角度。
如果郑平知道曹操刚才的那段品评,他一定会认真地代替祢衡表示:原主骂人就是为了图个痛快,骂了个爽,并没有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