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郭氏听到他的回答,方才展开些许的柳眉再次绞紧。

“如今战火燎原,当属袁氏势力最强。汉祚式微,而天子年少,已成定势。你何必舍近求远,弃袁绍之所,而去投效一个赘阉遗丑?”

赘阉遗丑是对曹操出身的贬损。曹操之父乃是宦官养子,因为这个家世,许多正经士人总对他有所偏见。

郑平虽然与曹操不对付,但他与曹操的争锋与对方的出生无关。

“昔日汉高祖不过草莽无赖,韩王亦为游手好闲之徒。匡扶社稷者即为英雄,英雄何须问及出生?”

郭氏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讨论,似是风马牛不相及地说了一句:“前个月,我做了一梦,梦见衡儿为曹操所不容,辗转送去别处,最终……命丧于莽夫之手。”

郑平心中一动,抬眸凝视郭氏。

郭氏浑然不觉,神色间并未有丝毫探究之意。

“我心中大恸,醒来时,又听小人传言,说你惹了曹操,死于曹操之手……”

第46章 狂士楚歌

郭氏的神色太过寻常,一时之间,郑平竟无法判定郭氏所言是真的来自梦境,还是别有意指。

郑平无意纠结,他回想着祢衡的笔稿与手札,叹息道:

“儿不孝,令母亲挂心。”

郭氏摇头:“你有男儿之志,怎可囿于围墙之内。不过是‘儿远游而父母忧’,不管你去往何方,阿母总会牵挂于你。”

郑平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别的意味。然而郭氏点到即止,并没有立刻在这句话上延续话题,仿佛随口一提。

她继续道,“散播在族中的传言,虽是不实的谬语,却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郑平跪坐在床榻前,闻言未有打断,作安静恭听状。

“那曹操,虽有几分实干之才,却非宽厚之主。你若顺他,他扶你青云直上;你若拂他意,与他对着干,定将不被所容。”

郭氏此言颇为通透,以郑平对曹操的了解,郭氏这番评语,不说完全切中,至少也说对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