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了一遭,郑平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只将结果定义为与曹操等人如出一辙的“线索中断”。

郑平向曹操要了块白帛,在淬毒的刀上抹了一记,把白帛装进竹匣,离开曹操的所在,去后院看望曹丕。

曹丕没有受伤,仅是落了水,此刻正在屋中饮用驱寒的汤水。

让郑平意外的是,郭暄竟然也在,坐在曹丕榻前,面上是清晰可见的关切。

见郑平被仆从引进院子,郭暄连忙出来迎接。

郑平来不及询问郭暄事由,与她先后进屋,问曹丕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曹丕与郭暄对视了一刹,将前因后果如数说来。

原来郭暄用以狩猎的短弓损坏,准备找工匠打造一件新的,曹丕知道后,主动请缨帮忙挑选材质。两人一起去找工匠,被工匠用“查看样式”的名义请入地窖,结果遭到埋伏。

曹丕的侍卫有半数被困在地底,另外一部分被杀手牵制,曹丕与郭暄一边应敌一边撤退,那些人大概也没想到不但曹丕剑术高超,连郭暄这个“弱女子”也精通武艺,不慎失手,让二人逃走。

最后付出的代价是曹丕落水,损失了几个侍卫,正主平安归来。

郑平又问了几个细节,问曹丕幕后之人是否有眉目,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宽慰了曹丕几句,准备带着郭暄离开。

郭暄似有再留之意,但见郑平已说出辞别的话,她没有开口拒绝,温声让曹丕好好休息,自己跟着郑平离开。

等郑平与郭暄回到家中,郭暄略一迟疑,便对郑平袒露她对曹丕的心迹:“我与子桓相交多年……彼此心慕,愿为新妇,相携白头。”

郑平不免讶然。郭暄多年来顶着外头的舆论,一直坚持自我,未改变不婚假的初衷。后来即便是她对曹丕有了点好感,也只是与曹丕保持一定距离的友谊,从未提起嫁给曹丕的想法。只半天未见就改变了多年来的坚持,不得不让郑平生出少许惊讶。

然而转念一想,他就明白郭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是因为这次的暗算?”

郭暄点头:“丞相位高权重。子桓为丞相如今的嫡长子,似今日这般的危机只会更多。而今侥幸无事,若有一天……”

她咬了咬染了海棠色的唇,凝重道,

“若能相伴左右,与他同进同退,总好过远水近火,有心无力。”

郑平道:“你若只是为了他的安危,可在家中寻几个可靠而优秀的剑客与幕僚,不必牺牲自己。”

素来聪慧豁达的郭暄不由红了脸:“倒不全是安危之故……”

听到郭暄的真正心声,郑平不好再逗她,收了玩笑之意,想起在后院休憩的郭氏:“只怕阿母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