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开头以自贬颂扬曹操的功绩,端的是真心实意,感人肺腑。按照常理,天子已然软化了态度,同意曹操称公——所有读到诏书上半段的朝臣都这么认为,可谁也没有想到,临到最后,天子话锋一转。

“副相曹丕,文武兼备,青出于蓝也;今以十郡,封副相曹丕为魏公,加封九锡……”

此诏一出,满朝哗然。

第110章 狂士楚歌

当曹丕知道消息的时候,他心里咯噔一声,立即上表推却。

哪怕表文写得再诚恳,再文采斐然,也不能减轻丝毫忧虑。曹丕第一时间去找郑平,说了这事,愁眉苦脸道:

“天子推我做挡箭牌,将我架在火上烤。即便人人都能看出这是阳谋,也不得不令人多想。”

何况曹操本就多疑,就算他一眼勘破天子的打算,心里也一定会有别的想法。

郑平闻言,面上未显露任何意外之色。

比起曹丕的愁眉不展,他借用石板烤肉的动作堪称悠闲——

自从开发了曹操赠礼的新用法,郑平就将这块石板搬到府衙,每日工作之余拿来烤肉吃。

从此府衙中除了书香与墨香,还多了烤肉与蘸酱的香气,惹得衙中众人涎水三尺。

有郑平这位最高长官的示范,下边的不少人想要效仿,暗中寻找合适的石板,并带到府衙来。他们倒不敢在工作期间摸鱼烤肉,只在午休吃饭时拿去来烤烤。于是乎,每当午休与饭点,司籍之处萦绕着一股浓郁的飘香,衙中众人各展身手,用石板炙烤美食。

临近的其他衙门闻到香味,最开始还能端的住。直到后来,香味越来越浓,飘得越来越远,不少官员被勾起了馋虫,怒斥司籍这班人不干人事。

等他们知晓香气的来源与奥义,一股石板烧烤的潮流顿时席卷了各衙,很快传播到民间。

等曹操知道这股潮流的时候,他的整张脸都黑了。他总算体会到当初“本初诗”盛行时,袁绍那难以描述心情。哪怕用石板烤肉的众人都不知道时髦引导者——郑平的那块石板是出自己的手,可他仍旧觉得脸上略疼,一阵说不出道不明的憋闷感。

明明是在讽刺郑平,对他进行无形警告与申饬的石板,怎么就被他毫无避忌地拿来烤肉,还烤得如此之香,引得他人效仿?

这么多年了,已经站在权势顶端的他还是奈何不了郑平,反而被他出乎意料的招数坑,怎能让他不憋闷?

好在当初送郑平石板是私下所为,只要送东西的公差口风够紧,他可以当石板这事与自己无关……

这个念头还未来得及捂热,就被郑平糊在了他的脸上。

原来,司籍衙中有一二副手与郑平关系亲近,从他那蹭了几次烤肉,发现自己与他人做的石板烤肉远不及郑平做的香酥。除了口味极佳的蘸料,烤肉本身也相差甚远。

郑平的烤肉熟得快,受热均匀;而其他人的烤肉不仅热得慢,还一边生一边焦,影响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