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闷油瓶突然开口:“我们先去另一个地方。”

第5章

从小巴上下来,闷油瓶、胖子和我三个就是十足的驴友,一人一只大背包。司机点着车费,热情地搭讪:“几位老板是上海来的吧,大城市的老板就是喜欢来我们这种地方爬山,我们本地人再也不要去山里类。”

胖子嘿嘿笑:“死哦,阿拉上海恁就似获悉丫趣。”我听得满脑袋别扭,踹了胖子一脚,赶紧跟着打头的闷油瓶向山里走去。我们此行要赶在和黑眼镜约定的出发日期之前,先搞定闷油瓶说的这个地方。

说起来这地方真不像有说头的样子,本来江浙一代地少人多,能藏得住千百年古迹的地方早都被开发成景点,就连些鸟不拉屎的荒地也能给编排出什么千古佳话来修个XA级风景区,更何况是成名了两千多年的双龙洞,这里要能有点好东西,还不早八百年就被人掘了去?

出发前我和胖子都深表怀疑,闷油瓶没有一句解释,只给我们看了两小张稀烂的纸片。那是六七十年代典型的64K工作笔记册子上的内芯,上面用蓝黑墨水勾了几笔示意图,另有两组编号。

“N72-9-19”

“KC-Z-J-157-#”

胖子用两根指头拈起纸片,说这算个啥?猜密码还是拼拼图?我狐疑的看看纸片,估摸这大概就是闷油瓶之前在二百大的旧票铺子里弄来的玩意,不过这玩意暗藏着什么含义?

我又仔细辨别,脑子里好像摸着点思路,推断到,“这个N72莫非也是指当年考古队的计划……这难道是文锦的笔记?!”我兴奋起来,“我说怎么这字迹有点眼熟呢,原来以前看到过。”

“KC-Z-J-157是浙江的溶洞地质结构编号。”闷油瓶面无表情的看了看我,说:“这是,我的笔迹。”

我勒个去,在闷油瓶面前我总表现得像个小丑动不动就出糗,好在这时胖子开口说:“小哥,那敢情你当年去过这啥157洞,有什么名堂不?埋得是个啥啊?”闷油瓶继续面瘫,回答说,不知道。我和胖子两人顿时倒塌,这叫什么事儿,人工呼吸只给半口,忒折腾人了。

我们往山里走了不到50米,小巴又追了上来,司机探出头来说:“各位老板,忘了关照一句,山里现在环境好了,野兽是多起来,夜里最好还是住我们农家乐的好。”我看这司机热心来兜生意,也不好一下回绝,就敷衍两句让留个手机,顺便又装模作样问了句附近哪个山头风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