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露难色。“虽然王后陛下素来信任你,然而其他贵妇那里,恐怕有些风言风语……”

这位兄长,如今愈发坚定的维护着小他七岁的异父妹妹——就在大半年前,他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胃肠疾患;在他几乎脱水丧命之前,玛丽严厉制止了医师们的放血和催吐,用神奇的“补液盐”帮助他熬了过来。打那开始,他真心相信,玛丽·斯图亚特是被天主所选中的圣徒。

单纯的血缘羁绊,已渐渐被发自内心的敬慕所取代;因此,但凡妹妹生活中出现不利因素,朗格维尔公爵都要竭尽所能去化解。

玛丽于是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这些日子,侍女们也小心翼翼的、和她说过类似的话。其中,甚至包括对王后心存芥蒂的玛丽·弗莱明——虽然,她对弗莱明夫人的某些行径,同样感到不好意思;可母亲被解职被遣散,还是令她难过许久。

这个冬天,因为王后稳居巴黎摄政,玛丽和弗朗索瓦都没去温泉区度假,还帮忙看顾两位小王子查理和亨利。玛丽憋着一口气,努力思量,该如何换个角度,去“适应”未来婆婆的时尚潮流。

待到1552年的复活节,她终于鼓捣出了一件讨王后欢心的东西:折扇。

“多么浓郁的东方情调。”凯瑟琳挥动着色彩斑斓的绸缎扇面,抚摸着光滑平顺的竹扇骨,把玩着精巧润泽的玉吊坠,深感此物大合己意。

吉斯公爵夫人凑到跟前,叹道:“果然心思巧妙,教人爱不释手呢。”

其他贵族太太亦赞赏不止,情真意切,使得王后内心得到莫大的满足。

时髦又有趣的折扇,很快风靡了整个上流社会,凯瑟琳再一次吸引了丈夫的注意。而玛丽的知情识趣,也令王后颇为感动,她愈发欣赏这个未来儿媳妇了。

“她的确是个可靠的孩子。”凯瑟琳私下自言自语。

不久前,亨利二世从边境带回来一个战利品,年仅七岁的洛林公爵。国王兹决定,让法国宫廷(扣留)抚养他,并预备,将二公主克洛德嫁给他。

德意志诸侯之一的洛林公国,身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的臣服十分有限;又因与法兰西接壤,有时同他们南边的强邻走得更近。在法国朝堂很有地位的吉斯家族,便是他们一大旁支。亨利二世倒想把他们彻底纳入自家版图。如此回,又打(仗)又拉(联姻),便是继续蚕食洛林的重要一步。

不过,史上法国正式吞并洛林-阿尔萨斯,得等到十七世纪、黎塞留借三十年战争获胜签下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后数个世纪,还要经历几轮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好吧,如今,卢浮宫内除了玛丽这个童养媳,又多了个童养夫。

于是,凯瑟琳王后决定,继续提携“法国二号女主人” (或许该算‘三号’?)。她吩咐十岁的长媳协助管教、帮忙约束弟弟妹妹们——洛林公爵、玛丽外祖父本家的“表弟”亦包括在内。

玛丽对此,起初有几分惊愕。

凯瑟琳这像在投桃报李呢……

这个公开宣称,分明是示好,分明是给她在宫廷内增加分量。

而后,玛丽处之泰然。这个“任务”无甚负担。她,是已经加冕过的苏格兰女王,本就地位超然;且在这一群孩子中年纪最长,还兼任未来大嫂,应付他们,再轻松不过。

别说小姑子小叔子们,就是其他亲密同辈之人么……梅里勋爵跟她君臣名分已定,目前也甘愿为她效力;另一个哥哥朗格维尔公爵则安心辅佐妹妹,颇有忠犬模样——他仿佛是把对母亲的思慕,都投射到了她身上,热情充当着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