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每年出行的预算,委实不少。
玛丽的理由很充分:她连私房(丈夫的)都贡献出来,珠宝首饰都暂时不买了;你伊丽莎白一个天花后遗症病号,就安心在首都、或附近静养算了吧。
何止枢密院,听到这个提议,全英格兰绝大部分贵族都很开心。女王老是出行,承担警卫和财政压力的,可不止中央——地方上也要搞护卫、也要备房子、更要好吃好喝招待巡视组!能省心省力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哪怕有些曾想借机亲近女王的,得知伊丽莎白如今病况,掂量投入产出,也不禁觉得,先观望下比较好。
出乎意料的是,伊丽莎白本人,亦还算痛快的应许了这个提议。
彭布罗克伯爵和玛丽说起来,深感诧异。“简直和她一贯的优柔寡断,太不相符了。”
玛丽倒是能理解:新任摄政王这架势,是要坚守伦敦的,政务就不可能随她迁移;枢密院又没有全部“叛变”;伊丽莎白哪能把首都丢给仇敌,独个出行,轻率放弃自己的中枢影响力呢。
玛丽倒不介意伊丽莎白就近“监视”。鉴于她失明的缘故,细务几乎全部丢开,重大事项才听枢密院汇总。而作为摄政者的玛丽,对英格兰政务还在熟悉阶段,并不急着万事自己做主,也就不在乎多听听女王和枢密院的意见。
“执政者,当接受限制,小心翼翼,切不可为所欲为。”玛丽在枢密院里,诚恳剖白,言之凿凿,冠冕堂皇,很拉印象分。
伊丽莎白留恋权力,玛丽也正乐意给找点事情做——比如,她的婚事。
某种程度上,应该叫“女王的婚姻外交”才对。
瞧,拿到了赔偿的西班牙舰队,虽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去了;他们的大使,却还在英格兰宫廷钻营,为另一个附加条款而努力。
这个附加条款,就是重启英格兰女王的婚姻谈判。
腓力二世果然推荐了堂弟、奥地利的查尔斯大公。伊丽莎白一直有独身主义倾向,但现在为缓和与西班牙关系,又再度同意了商谈婚事。
若不是玛丽给添了四分之一赔偿款,腓力二世估计不会那么快同意撤兵,没准要立下婚约才肯走人。但塞西尔和李乔及梅特兰德轮番游说,西班牙大使又拿人手短,便促成了此暧昧结果。
尽管,要让这个有拖延症的女王真正走入婚姻,似乎并不容易——可这次形势不一样了,她也态度不错,更没说不嫁啊。
凭着玛丽对“童贞女王”的了解,苏格兰女王兼英格兰摄政王颇为放心,就由着伊丽莎白自个去周旋了。
既然西班牙人已从不列颠滚蛋,玛丽也就把工作重心,放回到英格兰宗教冲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