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道出自皇后之手的奏折,大意是:希望皇帝下诏皇子八岁之后身边就不留宫女,尤其是贴身宫女。这是为了防止有些眼空心大的宫女不知深浅勾着皇子行事偷了皇子的元阳害了皇子的身子。

没办法,宫廷陈规陋习颇多,哪怕程婉莹是皇后又是太子生母,她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亲自盯着。

她也只能防范与未然。

皇后都正式上了折子请旨了,涉及的又是当朝唯一的皇子和林氏王朝的未来,林如海又怎么会轻易驳斥?自然是没有不允的。

整个宫廷很快就忙了起来。

其实很多宫女都怕盲婚哑嫁害了自己,也有很多宫女担心所托非人,既然不是强令她们离开宫廷,还可以去体仁院和养生堂,这些宫女倒是纷纷报名参加了选拔,然后分批离开了皇宫。

走了小两千宫女,皇宫一下子空旷了起来。林如海干脆就把一部分宫室锁了起来。除非日后有钱了进行打扫修缮,否则,这部分宫室在十年内是不可能打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今天下雨了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体仁院的进程直接牵动了整个京城上上下下的心。别说是主要关注点在林如海是阳明子弟上的文官武将都分了一部分注意力给体仁院, 更别说那些后宅的女人们了。

其实京城里的这些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大多不懂林如海组建体仁院的真正用意,她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完全把这个女子学府当成了通往皇宫之路的通天梯!

贾元春这个先例就在那里摆着呢!虽然说当年的荣国府是京师里出了名儿的反面教材,却也充分地体现了世情。现在,皇家成立女子学府, 向官宦千金招生, 自家女儿是去读书进修, 又不是做宫女伺候人的, 也不怕损了家族的名声。

虽然也有少部分人心中嘀咕,或者是保持着观望状态,但是大部分高门大户的太太奶奶们已经决定送自家孩子去了。

就是最后没有被选中皇妃, 将来说亲的时候也有益。

体仁院受到的关注直接掩盖了新朝的军事行动和种种部署, 受此影响, 礼部官员直接忙成了狗。这里新朝的各种制度、对前朝的皇族宗室的安排等等等等还没有完全落实呢, 结果体仁院的事儿又来了。

礼部尚书就跑到林如海面前哭鼻子了。

没办法, 礼部有好几个官吏累趴下了, 如果皇帝再不帮忙减轻负担, 他们怕是全体请病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