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吗?

贾母屋里的丫头哪个是省油的灯?真要这样的人近了儿子的身,天知道会生出多少事情来!

贾赦直接就道:“琏儿如今公务繁忙,又不在京里,用不到这许多丫头,这两个丫头就先放在我们院里。”

那两个丫头一下子脸色雪白。

贾赦好色,可是他好|色|得很有规矩。贾政那边,还有周姨娘赵姨娘两个妾,可是贾赦就只有一个妾,还是迎春的生母。

贾赦屋里的姬妾、通房丫头们个个年轻貌美,但是很少能长长久久地留下的,基本上每三年就要换一批。因此他们这里的丫头,要么自己端得住,将来配个小厮或者外嫁,要么就伺候贾赦。而且伺候了贾赦之后,只要被贾赦遗忘一年以上,就会被邢夫人打发出去。

贾赦很少管这些姬妾、通房丫头的去向。

贾母的这两个丫头原本还想着,若是伺候了贾琏,或者能赶在正房奶奶前面生个一男半女出来,自己的下半生就有靠了。可谁承想,她们才到了这边就直接进了贾赦的屋子,而且等在前面的,要么嫁给下面的小厮,要么就是三年内被打发出去。

两个丫头都傻眼了。

贾赦可不管这些丫头们怎么想的。他现在只希望贾琏能在任上做出点成绩,而贾琏能否做出成绩,就要借王熙凤的力。

贾赦可不想现在就有丫头出来碍了王熙凤的眼也害了儿子儿媳妇的关系。

这件在贾家的丫头们眼里宛如天大一般的事儿,让她们感到兔死狐悲的事儿,放在贾赦面前,根本什么都不是。

贾赦甚至没想到跟贾琏王熙凤两个开口!

他只关心一样——红薯的事儿怎么样了。

小年的时候,王熙凤和贾琏两个前后脚地回来了。

听贾赦垂问,王熙凤就道:“回老爷的话,这红薯毕竟是打爱州那边来的,最是怕冷。就是这几百年过去了,习性也没变,而且怕旱又怕涝。也亏得它们的叶子也能用来繁殖,不然,媳妇也不敢打包票。庄子上七个大棚实验下来,要想红薯叶子长得快,必须大棚里能穿夹衣,要想抽藤快,就要以能在大棚里面穿单衣为准。现在庄子上的红薯藤大概够种两万三千亩。若是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应该够十万亩之数。”

这都是无数的蜂窝煤烧出来的。

更准确地说,是白花花的银子砸出来的。

现在周围的人都知道王熙凤有钱又舍得花钱,地价都报得特别高。因此这一年冬天,王熙凤根本就没有花钱买地。

她的钱也是有数的,要用也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