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此对禅师道:“劳烦你转告母妃,不用一味地贴补我,我在杭州挺好的。银子我自己会挣。若是母妃一直记挂着我,不妨为我列张书单。我得了空闲,看看书,养养花,这才是好日子。”

给她三年时间,等她的商业帝国建起来,她自会奉养母亲。

禅师领命而去。

妙玉自信自己能建立商业帝国,也不是空口白话。因为这一年,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就连下面的鸡鸭养殖也挣了不少钱。如果不是西子湖本来就出极好的红皮藕,如果不是西湖藕粉天下闻名,她也许连莲藕也一并种上了。

不过现在么,就是手头只有红薯和红薯粉条以及鸡鸭鹌鹑等家禽的养殖、蚯蚓土等就挣了两千两白银。

给了下面赏钱,又犒赏了徐涔徐嬷嬷的辛苦,她还有八百两银子收在箱子里,预备着来年购置更多的田地。义忠太妃送来的银子虽然多,可是她收得十分不安心。比起银子,她更希望自己的户籍户帖问题能早日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徐嬷嬷有了动作。

那天是十一月里,北面这个时候已经是冰天雪地一片银装素裹,杭州这边却依旧只见霜露,只是地里基本都收了,也进入农闲,各家无事。徐嬷嬷就领着一个丫头捧着一托盘的首饰来了。

妙玉一看那首饰就知道有事儿。

如果是去年的时候,她就当徐嬷嬷讨好她,特地孝敬了她那么一托盘首饰,她收便收了。

可是今年这一盘是怎么一回事儿?

妙玉不是无知女子,经历过这么多副本之后,她早就炼出了火眼金睛,哪怕只是一眼,她就看出了这些首饰里面,有好些是宫里的手艺。在宫里就是低位低微一点的嫔妃或者是不得宠的妃子还没有这么好的首饰呢。

而且还都是时新花样儿。

妙玉的眼神立刻就锐利起来了。

徐嬷嬷示意左右,等妙玉点头,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退出去之后,她才道:“郡主天资聪慧。想来,我们的事儿也瞒不过郡主。”

妙玉道:“这么说来,你们背后果然有人?”

“是的,我们是当今万岁的人。而这些,是万岁叫人预备的。这螺钿匣子里的两样,还是万岁亲自画的样子。”

徐嬷嬷轻声答道。妙玉没有生气,更没有发作,可叫她松了一口气。她真怕这位小郡主着恼。

“原因?”

徐嬷嬷犹豫了一下,道:“万岁信佛,极中意郡主做的那几样陶器。”

更中意那几幅插花的禅意。

“假的,不是这个原因。”

徐嬷嬷迟疑了一下,又道:“是,是为着大郡主的事儿。”

“秦业之女?她做了什么事儿?还是她兄弟做了什么事儿,惹了当今万岁。”

“这……”

徐嬷嬷欲言又止。

“若是她兄弟……作为父亲生前的庶长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生母耳提面命说将来的皇位一定是他的,会生出旁的心思一点都不奇怪。皇祖父虽然退位了,可是名分可以让,权力却不会让,皇祖父会不会从中推波助澜也无须赘述。总之,他的存在就是对当今的威胁。至于秦可卿……”

想到原著里的秦可卿,妙玉冷笑一声,道:“她如今顶了秦业之女的名头,按理说她的所作所为跟皇家无关,当今无须在意她,除非她的行事实在是出格。所以,秦可卿做了什么?她是在京师的贵妇圈子里玩权术纵横,还是她私德有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