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殿下。”

“如果林大人不介意的话,我能选林妹妹做伴读吗?”

林黛玉?

游嬷嬷道:“回殿下的话,林小姐的身份是够了,只是,年龄也太小了。”

“小些才好。大了心思多,容易惹麻烦。”

“是,小的会如实禀告万岁。”

“那就劳烦昭训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妙玉自然也少不了派人去通知林如海。

林如海能反对吗?

他当然不能。

连贾敏都看不上娘家,坚决不带女儿去贾家,更何况是他?不过是因为他是贾家的女婿,因此不好宣之于口罢了。

只是这个世道便是如此,丧父长女,在婚配上总是艰难的,他若是续娶,林黛玉艰难,他若是不续娶,女儿的教养和未来婚配一样艰难,加上扬州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不好做,稍有差池他就有可能丧命,因此只能送女儿去贾家。

可是现在不同。

他有了第二个选择。

林如海也知道了妙玉的身份,这位可是老义忠亲王嫡女,就是被宫中收养,也只有当今皇后有这个资格做她的养母。女儿做了新公主的伴读,不但在安全上有保障,在教养上也等同于间接被皇后教养。

如此一来,将来谁还能质疑她女儿的教养问题?

只是宫里不比别处,却是要辛苦些,他还要抓紧时间叮咛女儿一些东西。

那边林如海还没有什么表示,贾雨村就已经在恭喜他了。

说来也巧。

虽然是乘着寒冬赶路,可是这一路上顺风又顺水,竟然是一点都没有耽搁,只花了十多日功夫就到了通州,早就有义忠王府的内承奉带着诸多宫女内侍押着车轿在码头等着了。

林如海的职责就是护送公主到京,因此不敢懈怠,只拜托了贾雨村护送着林黛玉的车子远远地跟在后头,自己则跟着妙玉的车轿一路把妙玉送到义忠亲王府,远远地就看见义忠太妃扶着奉仪的手在大门口等候了。

林如海是外臣,不敢久呆,拜见了太妃之后就退下了,而妙玉,等林如海一走,就蹿到义忠太妃跟前道:“阿娘,我回来了。”

义忠太妃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好,好,回来就好。”

义忠太妃一眼就认出了女儿,虽然妙玉的面容酷似年轻时候的老义忠亲王,可是那双眼睛却像极了她父亲,当年自尽而亡的张太傅。

义忠太妃拉着女儿的手,回到正院,就问起了女儿在外面的事儿,虽然妙玉兴高采烈,说外面的天有多蓝,山有多高,春天的时候茶山上烟雾缭绕仙气飘飘如诗如画,可是她心里却是满腹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