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妙玉借银子是为了种地为了种出更多的粮食,皇帝肯定没意见。因为妙玉的粮仓其实就是皇帝的粮仓。可如果妙玉借了银子,是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替她娘家嫂子办丧事,皇帝一准不高兴,说不定连她都要恼了呢!

妙玉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贾元春名义上也是皇后的人,皇后可以罚得,可是她不一定有这个权力。

她毕竟不是皇后的亲闺女,这才是她第一时间跑来求见皇后的原因。既然皇后也跟着罚了,那她也安心了。

“女儿谢母后体恤。”

皇后满怀欣慰地摸了摸妙玉的头发,道:“你是本宫的女儿,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对了,你的银钱可够使?”

妙玉道:“母后若是说买卖田地,种庄稼、养殖家禽牲畜,这些下面的人都安排妥当了。只是有一桩事情,女儿想讨母后一个示下。”

“哦?何事?”

“女儿想在庄子上设一座蒙学堂,教导庄子上的人读书识字,不需要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他们认得几千常用字,外加能写会算,看得懂契约账本,不会被人糊弄了去就成。”

皇后当时就愣住了。

“你想开启民智。”

疑问的句式,肯定的语气。

“是的,母后。”妙玉迟疑着,道:“母后说,开启民智,可是有人曾经也提过?”

“是你的亲外公,张老太傅。他当年的心愿就是开启民智,只可惜,偏偏陷入了党争。不想二十年后,你竟然提起此事。”

皇后一脸感慨。

血缘,真是妙不可言。

妙玉犹豫了一下,道:“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常用字足有数万,对于天下万民来说,他们每日里为了吃个半饱就已经殚精竭虑了,根本就不可能挪出那么多的时间来求学。若是想让天下万民都读书识字,看得懂契约、账本,朝廷必须先将常用字进行简化。然后就是先生。女儿在外面这些年,也算是见过世面。不是每一位先生都愿意教导佃户乃至是奴仆的。”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口有人道:“这容易,去问问你母亲不就知道了?”

皇后和妙玉抬头,不是皇帝又是何人?

母女二人连忙拜见。

皇帝伸手把皇后拉起来,然后让妙玉平身,这才往上头坐了,皇后侧着身子陪坐,妙玉得了许可,这才在宫人搬来的绣花墩上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