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才注意到一直安静地站在一旁的甄家二姑娘。

论容貌,这位姑娘虽然比甄三小姐略差一线,却也是脂粉堆里出挑了,又别有一种娴静文雅在里头,很讨一些比较挑剔的婆婆的欢喜。

贾母一见,便道:“这便是你那去了的大嫂的闺女吧。”

疑问的句式,陈述的口气。

“正是。我这侄女实在是命苦,娘胎里就没了父亲,又生而丧母,打小养在我跟前,虽然不是我的亲闺女,却也差不多了。只是她到底父母双亡,因此这婚事上到底艰难些。”

贾母王夫人等人立刻明白了,这位甄家二姑娘怕是跟史湘云一样,是个没有倚仗,只能靠着叔叔婶婶过活的。

贾母道:“若是需要,尽管开口。你们在南面,对京里的事儿不熟,若有需要,让我这儿媳妇陪你去走走。”

言语之中甚是得意。

甄家太太笑道:“我们家大丫头也这么说呢。还说她们王府时不时地有诗会,还有无数青年才俊。今儿个我是瞅着王府空闲,特来拜会的。对了,不知道太夫人可听说了林布政的事儿?”

贾母心里咯噔一声。

王夫人却笑道:“夫人可是有什么新闻?”

“新闻倒是真新闻。府上难道不知道?最迟明年,林布政怕是要入阁了!”

贾母和王夫人都愣住了。

王夫人原本有些幸灾乐祸,听到这样的消息,哪里敢信?一叠声地追问。

甄家太太就道:“这是我们老爷说的。虽然不曾石锤,却也有八、九分的把握了。我们老爷说,这两年林布政在江南勤勤恳恳地种红薯,让百姓见识到了红薯的好。而百姓不敢多种,怕的是谷贱伤农。不想,林布政早早地联系好了商队,跟种了红薯的百姓约定了买青苗。”

“买青苗?”

“是的。”

贾母道:“林如海,糊涂啊~!”

若是那商队不来收,这林家百年的家当不都砸了进去才怪!

甄家太太道:“我们老爷说,跟林布政合作的是端慧公主。我们王爷也说,端慧公主的庄子上如今两个月就能出上百万张兔皮,一年下来,做个几十万件皮裘轻轻松松。我们王爷还说,林布政升迁在望,只可惜,林布政学问好,做官也好,唯一不足的,就是膝下无子,不止无子,连他们林氏一族亲近些的也找不出适合过继的。太夫人,您真没一点想法么?”

王夫人这才肯定,甄家太太果然是为了林如海来的,连忙去看贾母。

在贾母看来,林如海是她的女婿,是她女儿的丈夫,就是她女儿没了好几年了,她也不想看到别的女人占据了她女儿的位置。

只是甄家不是一般人家,就是贾母有万千不痛快,她也必须压下去。

甄家可不是她可以随意反驳的。

看了看下面低着头坐着的甄家二姑娘,贾母转头吩咐李纨,让李纨带甄家两位姑娘去后头说话,这才道:“你们老太太真舍得。”

甄家太太道:“太夫人也知道,我们家那位大老爷原本是因为那事儿才没的,我那嫂子是动了胎气伤了身子才没的,原怨不得孩子。只是这世上庸俗之人多有嫌弃姑娘命硬的,就是嫁过去了,也是苦了孩子。所以我们老太太的意思,宁可找个年纪大些,会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