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了,今儿多进了半碗粥,王爷可高兴了。”太监弓着身子,回道。

“那就好、那就好……”太后说着,伸出了手,太监见了忙上前扶住她。

随后太后顺势起身,正准备回内殿休息,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贤贵妃病了这么久身子如何?”

太监愣了愣:“也好多了。”

“好多了?”太后冷笑一声,“若是当真好多了,林家二公子在宫中养病这事儿遍长安都知道,怎么不见她去探望探望?”

“这……”太监一时无言。

“少满我。”太后叹了口气,“我能不知道那孩子怕是好不了了……”

七个月生生将孩子打了下来,做小月的时候宫中不甚失了场火,借着救她的名义朝她身上倒了不少水,寒冬腊月,刺骨的水往身上泼,是好人都得大病一场,更何况是她那样刚落了身子的人。

如今朝中内忧外患,瞧着圣上的意思是想要一并除了,四王八公不见得留得下几个,宁荣二府更是从根儿上烂透了。

太后想到前些日子,皇后同她提的哪些事,可怜了从前贾大人为子孙后代拼下的这家业,他们若是安分守己便好,谁料居然生出了这般大逆不道的心思!

太后摇了摇头,罢了!凭自己再怎么喜欢那孩子,她终究是留不得,怪就怪在她托生错了肚子。

“扶我去歇一会儿。”太后道。

“是。”

宫里所有人的心思都系在林琅玉身上,贾府众人心里也惦记着,因掂量这老太太年纪大了,怕她因此伤心,所以都瞒着。

这日,黛玉照样被人接进了宫探望兄长,就剩探春几人在园内,姑娘们也没了玩闹的心思,一言不发的做这针线。

可巧,老太太吃过午饭想到处走走,就到了探春处来。

来这儿没见到黛玉,于是开口问道:“林丫头呢?怎么你们一块儿玩儿不叫上林丫头?”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最后宝钗笑着给贾母倒了一杯茶,开口道:“林二哥哥不是在宫中陪着王爷修书吗?林丫头想哥哥了,圣上、皇后娘娘特地将她接进了宫去。这几日,每日她都要进宫一趟,老太太疼林丫头,只是恐怕得过几日她才能回来陪老太太说话了。”

贾母一听,这是好事儿啊!说明圣上是这般看中林家,于是乐呵呵的说道:“不拘她什么时候回来,她小小年纪就能进宫见见市面、开开眼是好事儿!你们继续说笑,我吃盏茶就走。”

“老祖宗多坐会儿。”探春努力笑道。

“不了,我再走走。天凉,整日窝在阁中,人都木了。”

贾母同几个姑娘说笑一阵,吃完了茶,便回去了。

贾母走后,几个姑娘又恹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