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一至五句的第一、二、三、四、五个字以及第六至十句的第五、四、三、二、一个字组成一句“真心托明月,恩爱两不移。”
“恩爱两不移”选自汉人苏武《留发妻》,原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时苏武出使匈奴,临行时作诗与妻子道别,以表不渝。而今林乐瑶写下此诗,以示真心。
言阙捧着这首诗,双手不住颤抖。
林乐瑶写下这首诗之时,正好是言阙赶赴前线劝降之际,那时她还只是与少年言阙相恋的豆蔻年华,憧憬着情郎荣归。日日思君,望穿秋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女儿情态,都在这首诗里幽幽秘藏。
只可惜再好的过去,再美的青春,都已经随流水,随流云而去,再也回不去了。
言阙双肩微微耸动,背对着琳琅,小心翼翼地将那首诗掩入袖中。
“多谢!”
许久才说出这句话。言阙目光锐利。
”你要我帮你什么?”
“言侯爷,此事事关林帅与赤焰军。”
“什么?!”
“侯爷,琅琊阁接到密报,夏江与谢玉来往甚密,且在秘密筹划一些阴诡之事,有意针对林帅。”
琳琅了解言侯爷见微知著,不用多言,他便能辩清时事。
“你可有真凭实据?”
“我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只是现在林帅出征在外,正是小人作乱的最好时机。谢玉早就对林帅记恨已久,这风吹草动,不可不防啊。”
言阙缓缓阖上双目,猛然睁眼,那双眸子里敛藏寒意,锐利如刀。
“我了解咱们这位皇帝的性子,林大哥功高盖主,他一定忍了很久。这次如果林大哥被谢玉揪出什么把柄,定会被皇帝借机好好打压一番。狡兔死,走狗烹,也不是第一次了。”
琳琅微微一笑。
“只怕,不只是打压这么便宜。此事牵连甚广,琳琅恳请侯爷在今晚公主寿宴之上刺探谢玉之心!”
言阙语气散漫,目光却极为郑重:“我与林大哥是兄弟,他的安危我比谁都看重。好吧,我今晚就去打探一番。”
当年言爵只身退敌,凭借的这舌辩本领,定能让谢玉露出破绽。有他相助,胜算便大了几分。若是能试探出出谢玉的计划未雨绸缪自是最好,若试探不出,也能让谢玉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琳琅跪谢:“多谢侯爷相助。”
言阙暗叹一声:“这不只是帮你,也是为了林大哥。我们这些兄弟,有情有义的,不剩多少了。”
“侯爷赤胆忠心,大情大义。”言阙幽幽道:“为人君者不仁,为人臣者又何来忠可言?”
琳琅趁热打铁:“琳琅还有一请,请侯爷带琳琅进谢府。此事关系重大,若琳琅不能亲眼确认,决不能安心。”
言阙的眼睛又聚在琳琅身上。这个女娃,实在太过大胆。
“素姑娘,你明知京城危险,又何必要再回来?”她轻轻一笑,云淡风轻。
“因为这里,有我牵挂的人。”
言阙摇头:“只是你本是局外人,又是一介女子,何必孤身犯险?”
她目光灼灼:“侯爷,此局艰险,局外人若不相助,局内人如何自救?”
言阙听罢,仰头暗叹一声:“呵,你不像我,我这些年只顾着保全自己,置身事外。我遁入深山,求仙问道,就是想逃脱这个局。可试问局内局外,又有谁真的能前尘皆抛呢?若不是心中尚有牵挂,这俗世红尘,又何必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