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没人反对。

他们的族长之位又不是皇位,且只是父子相传而已,又不是从一脉传到另一脉。

更有那自付年纪大辈分长的,见贾敬更小一辈,只有暗暗称愿的,又岂会跳出来挑事儿?

父子二人交接过后,贾敬就是贾家新一任的族长了。

他又单独给祖宗上了香,磕了头,祈求祖宗保佑贾氏一族繁荣昌盛。

祭祀结束以后,已经是未时正了,各家也要回去准备过除夕了。

宁国府的主子少,贾代化也不耐烦吵闹,便没有请戏班子,而是请了两个说书娘子,让她们随意拣两样细乐,说一出最近流行的新书。

那说书娘子也不愧是能登入高门的人物,她竟不要琴箫琵琶,只是顺手从桌上捏了两个巴掌大的细瓷碟子,往指间一夹,“叮叮铛铛”先走了个过场,便说起了一段前朝宫闱秘事。

她们说的是后宫妃嫔争宠斗艳,贾敬却是听出了前朝之上的合纵联合。

后宫女子一生的兴衰荣辱,与其说是寄托在帝王虚无缥缈的宠爱之上,不如说是寄托在朝堂之上的家族子弟的前程上。

家族兴盛了,哪怕帝王不喜欢她们,也不会冷落。

若是家中子弟不争气,靠一个如游丝浮萍般沉浮在后宫的女子,又岂能借力回天?

因而,哪怕前世他在道观之中,听到贾元春得封贤德妃,也只觉辛酸,并无一丝喜悦。

这一出书说完,许氏叹息了一声,道:“故事倒是好故事,只是太悲了些。今儿个过年呢,两位娘子可有喜庆些的?”

“自是有的。”

两个说书娘子笑着应了,先前主说的那个退了一步,换了另一个上前。

这个说书娘子却是取了一把琵琶,先弹出一段极欢快的曲乐,然后就说了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

“话说北宋时期,汴梁城郊有一个书生,姓……”

故事里的一对小夫妻分分合合,却始终情比金坚。听得许氏这一颗心,是跟着故事七上八下的。

听到最后,书生拒绝了天子将公主下降,不肯抛却糟糠之妻,天子感其忠贞,赐了其妻凤冠霞帔。

夫妻二人和和美美,一生孕育五子二女。

许氏笑道:“这才是好故事呢!海棠,把那金瓜子儿给她抓一把。”

两个说书娘子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又嘴巧地奉承许氏,把贾敬好一顿夸。

听她们夸自己儿子,许氏笑得合不拢嘴,又让海棠给两人抓了两把大钱,说是给她们坐车的,好好地送了她们出去。

不多时,子时已至,厨房送来了热腾腾的饺子,有三鲜馅的,有羊肉馅的,有虾仁馅的……一共七八种。

许氏对贾敬道:“待会儿吃了饺子就要睡了,可不许多吃,免得夜里积食,不好克化。”

这还是把他当个孩子呢。

贾敬心里一笑,嘴上乖乖应了:“都听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