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了袁泉的大帐,没走几步,便听见有人喊他:“敬大兄弟。”

这声音极耳熟,几乎贯穿了他整个少年时期。

贾敬又惊又喜,扭过身来,果然便看见了一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脸。

“牛兄!”贾敬惊喜地迎了上去,一把掌拍在牛犇的肩膀上,大笑道,“我听说你已经升了同知了?还未曾当面恭喜呢。”

牛犇一把抓住他的手,紧紧地握着,神色间也很是激动。

听见他打趣自己,牛犇笑着打趣回去:“这可比不得宁国公。”

两人相视一眼,皆笑了起来。

牛犇道:“你来的匆忙,帐子什么的,想必还没收拾完呢。走,先到我帐篷里坐坐,歇一会儿再说。”

“行。”贾敬也不矫情,回头对袁泉派来给他领路的亲兵说,“你先回去叫人收拾着,晚些时候,到牛同知的帐篷里寻我。”

“是。”那亲卫应了一声,便先走了。

那边牛犇也扭头吩咐自己的亲卫去弄些酒菜,说是要与贾敬接风洗尘。

两人携手进了牛犇的帐子,见里面收拾的简单得很,仅一张榻、一张桌案、两张椅子。

里面最贵重的,就是一张羊毛钩织成的毯子,就铺在帐篷的一侧,上面放了个矮桌,看着是牛犇平日里吃饭用的。

“来,随便坐吧,我这里简陋的很。”

贾敬便干脆在那羊毛毯的一侧坐了,笑道:“军营里还瞎讲究啥?再说了,咱们俩又不是外人,不用弄那些虚的。”

牛犇倒了两杯竹叶茶,递给他一杯,感慨道:“当初在家里的时候,噎金咽玉也觉没滋没味儿,进了军营才知道家里的好啊。”

他家里虽是镇国公府的旁支,却也是近枝,平日里和现任镇国候牛登也是能称兄道弟的,家资颇为富裕,平日里吃的用的,自然也都是好的。

对此,贾敬也是深有感触:“不错,在家千般好,出外一日难。”

他在北边打仗那两年,也是饿的狠了才知道饭菜香。

两人说话间,牛犇的亲卫已经把他叫的酒菜端过来了。

军营里没什么好东西,哪怕牛犇另使了银子,也不过凑了两荤两素,外带两大碗羊肉菌菇面而已。

贾敬一看,俩荤菜是一只烧鸡和一个水煮羊肉切的片儿,俩素菜他却不大认得了。

牛犇给他拽了个鸡腿放在汤面上,催促道:“你赶了几天的路了,快吃吧。”

见他盯着那俩素菜直瞅,料想是因没见过的缘故,便解释了一句:“这都是郊外的野菜,幸而营中不缺油,倒也不会苦涩。”

他说着,自己撕了另一个鸡腿,又夹了几筷子水煮羊肉,便埋头吸起了汤面。

见他吃的香,贾敬也来了食欲,啃了口鸡腿,也大口吃起汤面来。

或许是故友久别重逢的缘故,这一顿饭,两人皆是吃得酣畅淋漓,只觉好久都没有尝过这个滋味儿了。

一时饭毕,两人互述别情。

得知牛犇被分到了胡都督帐下,跟着守卫皇宫,贾敬向他道了喜,又嘱咐他万事小心,却没有让他以保重自身为上。

同样的,牛犇也只是勉励他,并没有让他保重自身为上。

因为,他们都知晓,既然选了武将这条路子,那就是拿命在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