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争取什么, 还需考虑清楚。

那些虚无缥缈, 不切实际的东西, 就不要白费精力了。

比如:奢求一个花心风流薄幸的男人对你专一;

再比如:奢求一心想要谋夺你一切的人会高抬贵手, 将一切都还给你。

她的前世, 用一辈子的愚蠢践行了这两条,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有。

好在,上天垂怜, 让她重来一世, 弥补了前生所有的遗憾。

承正十三年, 皇太后王氏崩。举国齐哀, 勋贵官员百日不得嫁娶宴饮, 为太后守丧。

关于宝钗:

宝坐在银杏树下, 听着儿子朗朗的读书声,摸摸微微隆起的小腹,忍不住露出幸福的笑容。

她觉得, 自己这一生实在好运。

年少之时,父亲视她如掌上明珠,亲自教养,宠爱非常。

后来,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与哥哥投奔了舅舅家里。

她原本以为,寄人篱下的日子定然不怎可好过。

可舅舅威严,能约束哥哥。

舅母慈爱,并不以自家是商户而鄙薄,不但精心教养自己,还为自己寻了一个上进的夫婿。

她的夫婿是个寒门学子,原本母亲是不怎么满意的。

可宝钗却知道,她虽然寄居在承恩公府,但毕竟不是承恩公府的正经小姐。

那些有意求取她的高门,不是看中她丰厚的嫁妆,便是攀附公府之辈。

而这些人,又能有什么好的?

舅母不在高门中为她择婿,而是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了一个品格端方、家境简单,又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青梅竹马、表姐表妹的,对宝钗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因为,宝钗并不甘心嫁一个门当户对的皇商,虽一辈子富贵,却也一辈子低人一等。

如今,她的丈夫已经三十五岁了,前年谋外放,做了一个五品知州。

这样的年岁,这样的官职,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根本不够看。

可在寒门学子之中,已经是年少有为了。

外面有不少人说些酸言酸语,说什么她夫婿是靠着妻子的裙带,靠着承恩公府才能爬的这么快。

宝钗是知道她夫婿能为的,自然十分不忿。

好在她家里那个不是个假清高的,不但不生气,还反过来安慰她:“他们说的,也不算全错,至少有舅舅在,从来没有人敢昧了我的功劳。要我说,他们都是妒忌,妒忌我娶了你这么一个品行、家世无一不好的娘子。”

宝钗本不是爱与人调笑的,也被他逗得破颜,嗔道:“又说胡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