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便是圣人高瞻远瞩,同意了,底下那些朝臣也不好应付。
说朝臣们谨小慎微也罢,目光短浅也罢,林如海都能理解。
毕竟,像交趾这样的不毛之地,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利益,是很难让那些朝臣们松口,把珍贵的教育资源投入进来的。
而林如海准备用来堵那群朝臣的嘴的,就是编户齐民。
交趾多密林,地广人稀,自开国以来,朝廷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交趾究竟有多少人口。
这对朝廷的统治是很不利的,这些隐藏的户籍就是根本的隐患。
这个问题,朝廷难道就不想解决吗?
当然想了。
可是,一来交趾民风彪悍,不服管束;二来历任官员暴戾盘剥,与当地百姓的关系极其紧张。
若是这些官员敢提出编户齐民,当地的土人们,就敢让这些官员们水土不服。
所谓天高皇帝远,并不只是一句而已。
林如海自然也不敢贸然提出。
那他干脆就不提,只在推行教化的时候加上一道程序也就是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大夏朝的科举制度了。
当朝对学子们的户籍核查及其严苛,对士子们的出身也有着严格的规定。
比如,三代以内为奴者不得科考,三代以内从贱业者不得科考,三代以内有作奸犯科者不得科考。
这三条,都是朝廷官方规定的。
只这规矩到了地方上,不知怎么的,就又多了一条不成文的:三代以内有再嫁之女,不得科考。
这一条,纯属是民间形成的,朝廷虽然不赞同,甚至是反对,但民意难违,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而林如海要推行教化是真,想要让交趾出几个进士也是真。
可这些,和他要编户齐民,并没有任何冲突。
甚至于,借着这个便利,和朝廷的规定,林如海完全可以在招收学子的时候,把学子的祖宗三代都问清楚。
试问,这年头,若是有了读书习字,出人头地的机会,谁会放弃呢?便是深山密林里居住的土人,也知道读书人的地位高。
到那个时候,根本不需要实施任何强硬的政策,只需潜移默化,徐徐图之,林如海有心在三年以内,将整个太原府的人口统计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