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去说一句,咱们家的货物,是跟着皇家的船队远销海外的,那就相当于给自家的货物镀了层金,还愁东西卖不出去吗?
总之,好处是数不尽的,其价值也远超给朝廷的那五成利。
朝堂内外,对于史鼐是真的没话说了。
这位,那就是个活着的财神爷呀。
就连曾经被他坑得丢掉了读书人的连脸面,干了朝属国要钱这种有辱斯文的事的陈尚书也对他改观,当着众人的面,说:“如史大人这般的人物,不可以常理度之。”
陈尚书能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很高的赞誉了。连带的礼部上下对户部上下都友好了许多。
不过,无伦礼部的态度如何,户部上下在史鼐的带领下,该干嘛干嘛,态度始终不卑不亢。
但户部越是这样,反而坐实了史鼐是个有风骨的君子的事实。也让人觉得,户部上下都是一心为国,不谋私利的。
因此,户部出去,到鸿胪寺做了正卿的金郎中,并没有得到原本有希望升为正卿的三个少卿的打压排斥。
金郎中……不,是金正卿了。金正卿诧异之余,观察了两天,见他们是真心服气,他就收起了准备好的手段,和三个少卿开了个小会,展望了一下鸿胪寺的光明而体面的未来,把三个少卿听得是热血沸腾。
就像金正卿说的那样,未来大夏的商队到达的地方越来越远,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仰慕天-朝上国,不远万里前来朝见。
到时候,他们鸿胪寺就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而将是媲美六部的重要衙门。
至于那些隐形的好处,根本就不用他多说,三个少卿自己也能想到。
那些国家的使者来了之后,且不说食宿费就够鸿胪寺上下捞一笔的。为了从他们嘴里得到一些朝中的情况,私底下的孝敬,也是少不了的。
总而言之,就是油水多了。
他们这些人,辛辛苦苦的十年寒窗,考科举做官是为什么呢?
施展自己的报复自然是要占大头。
可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在他们的目标之内。
那种一心为公的正身之士自然是有的,也很得世人敬佩。但更多的还是仰禄之士。
当然了,并不能因为仰禄之士多,就说他们是对的,说贪墨是应该的。
可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的时候,想要驱动他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实现自己的志向,就只能以利诱之。
看着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大干一场的三个新副手,金大人满意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老上峰史大人佩服之至。他也更坚定了要和史鼐一起,为大夏的未来奋斗终身。
******
宫中的选秀早已落下帷幕,圣人钦点了新城侯之女元氏为太孙正妃,大理寺卿之女赵氏和南阳侯之女连氏为太孙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