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殊沉默了几秒,让金智香找地方停车,去买瓶醒酒药来。金智香应了一声,找机会冲车流中出来,开到路边停车打双跳,说了声她去了,就拉门下车跑走。安文殊看着她的背影跑远,远到看不见,按下车窗等窗子降到一半松手,转而冲向孔刘,说着要是她清醒的时候,大概很少会说的话。
“有烟吗?”
孔刘愣了一下,摸出一包烟和打火机递过去“你不是不抽烟吗?”他好像没见过,还是没怎么见过安文殊抽烟?不记得了,但应该很少才对。起码不是喝的都快醉了,还会要烟的人。
“我需要提神。”
再次愣住的孔刘以为她的意思是确实不抽,但现在需要提神,提议道“我去给你买杯咖啡?或者让智香姐带回来?”助理小姐比他大四岁。
“太慢了,咖啡需要冲泡,烟只需要点火。”更喜欢效率高的物品的安文殊,比起咖啡更喜欢烟,但在没有对比的时候,两个都不喜欢,因为“我讨厌一切物理成瘾的东西。”吸了口烟,轻咳两声,这具身体很少抽烟,并不习惯尼古丁的介入。
夹着烟的手指伸向窗外,安文殊的小臂搭在窗户上,看的孔刘都觉得不舒服,想说要不然还是把车窗全部放下来,不然多难过,就听到她说“接下来,不要打断我,有疑问先留着,等我说完。”孔刘点头让她开始,安文殊开始了一个从影片还没开拍就在布局的宣传计划。
早起那个闹到一半被李德业叫停的光州企划,后半段就断在这里。安文殊不是平白无故让孔刘去做什么角色职业体验的,这东西不用她管,导演自己决定也好,演员自己自觉也好,都跟投资人没什么关系。她之所以会让孔刘去,就是因为小星星孤儿院。
光州是个大城市,这点不用强调,城市越大,人口越多,藏污纳垢的地方和人也就越多。熔炉里的残障学校不是第一所有问题的福利机构,当然也不可能是唯一。安文殊从加入比率入手,一个个翻查光州不对劲的福利机构。所谓加入比率,就是新孩子的容纳比率。
不管是法律上正规还是不正规的福利机构,只要是正常的福利机构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入不敷出,不然怎么能被称之为福利机构。入不敷出就是没钱,没钱就要控制新人加入。账面上的钱就这点,同情当然是同情,可同情新人就会压缩原来孩子的生存空间,这个总是要取舍的。
因此,一旦加入比率过高,这家机构就有七成的几率有问题,不然新孩子越来越多,老孩子怎么办?小星星孤儿院就是加入比率过高的存在。这家由一家私立学校的家长会委员所出资创建的民办孤儿院,本质上其实不是用来当福利机构的,而是用来给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刷履历的。
韩国崇洋,尤其崇拜欧美,这点不用详细解释,整个社会大方向就是这样。也因此,出国读书的人特别高,还有专门的常青藤培训。培训的最主要的一环,就是让那些想要出国的孩子们知道怎么增加自己的履历杀进面试,再冲入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