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全国新闻速报,特地帮电影宣传了一把大的,电影基本所有角色都有原型,其中判决法官之类在现实中还依旧在位的人,李俊毅更是按照安文殊的要求,找尽量像,越像越好的人,名字、职位都没有任何更改。而这个行为导致片中判决‘无罪’的那位法官,在昨天下午被人发现杀害在家中,凶手在他的尸体边放了一张《殉道者》的电影票。
这条消息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热搜秒速置顶的同时,韩国最顶级的三大报业集团中央日报,点名抨击《殉道者》违背基本人权道德,不应该把政府官员的隐私暴露给大众,剧组虽然不是直接的凶手,但剧组得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
热搜还在挂着‘杀人者,殉道者’时,金瞳一封状告中央日报,一封状告中央日报记者,还有一封状告中央日报社长的三张律师函,分别以中央日报集团妨碍电影创作自由、记者要求授受贿赂,以及社长监管不利要求负担连带责任为名,再次从热搜里抢了个位置下来。
至于律师函中的事情真假?谁管,看撕逼啊!中央虽然时不时就被撕一下,但这种蜉蝣撼树的戏码,还是很值得看看金瞳怎么死的。23日下午四点,《殉道者》的票房以高抛的曲线,一下冲击到150万人次。
很多不了解这个行当的人会认为韩国是个小市场,安文殊曾经就是这么认为的,到现在还是。但得说,那要看跟谁比,跟未来的基建大国比,那肯定是小的。但是以现在的数据来说,韩国是世界前十大票仓国家的第七位,实打实买票砸出来的成绩。
韩国因为大力发展文化,对本国的娱乐产业的发达是给了非常大的帮助的,国家是否重视文化培育,很容易对比。以基建大国举例,国家目前有2.1万块电影银幕,而韩国只有3000块,是大国的1/7,却产出了相当于大国电影2/5的票房。
在韩国之所以票房按照人次算,是因为票价大部分是固定的,工作日7000,双休八千一张票,所谓千万人的选择保守估计票房至少七百亿以上。当然中间有打折,有特价,有午夜场,可以和双休加价冲抵。但是都很很便宜,以高消费著称的首尔,看一场普通电影也就那么点钱,韩国的人均收入是远远高于电影所付出的票价的。
按照韩国电影人次算票房的话,只算一百五万人次整,安文殊明面上投入在《殉道者》的钱已经挣回来了还是翻倍的,现在的票房已经到达一百零五亿了。按照常理这笔钱顶多只有一半不到能到安文殊的手上,每卖出一张电影票,刨除附加价值税10%、电影发展基金3%,影院可以分成43.5%,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分成43.5%
Showbox作为发行和院线方有李德业作为谢礼分文未取,主创全部签署过协议,安文殊要是给就是奖金,是她大方。但安文殊要是不给,不管是情理都站得住脚,因为前期放弃收益的协议可不是被逼着签的。也就是说,安文殊只需要减去税收,剩下的都是她的!而现在电影上映才第二天。
很多小成本电影到七十万人次就能烧高香了,破一百万就能全组聚餐庆祝。但《殉道者》不一样,第二天就过了损益点的票房黑马不是没有,《殉道者》还不算最出色的。更关键是,作为制作方的金瞳在和中央日报打打官司呢,庆祝个毛毛啊!
还别说,真的有专业律师出来,估计这次中央日报得吃亏,因为报业有言论自由,电影有创作自由,这两者都是立法的。金瞳以干涉创作自由为筏子,还真能告赢也说不定。输?输就输了呗,看看人家票房的成长曲线,一个官司,多少上百万人关注,这些可都是会买票进场的观众!
金瞳大概天生和法院有缘分,不管是自家会社还是自家出品的作品,包括作品里的人都容易引来官司。以中央日报为开端,《殉道者》为大家刷新了一部电影到底能打多少官司的新纪录。
其中最蛋疼的是人物原型的家属以版权没有授权为由要求赔偿。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现实事件改编,不是纪录片,不能你说这个人是你家人就是你家人。哪怕孩子们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也不代表是同一个,何况我片子里的都死了!你的弟弟还活着!关键是,我这个是女孩!
这场官司让中央日报少有的丢了一次脸,因为他们当初以吃人血馒头为标题,报道剧组不和当事者以及家属沟通,就改编剧本。作家孔枝泳都气病了,中央日报这么写,骂的是她!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改编,她都是第一作者!
还是李俊毅和孔刘前前后后给安文殊解释,怕作家呗误会。孔枝泳根本没有用那孩子的经历,那孩子她还去见过的,但是对方是个脑力障碍者没办法沟通,她根本不知道对方发生了什么。她当初为了小说去取材的,家人听说有钱拿就各种编故事,这在孔枝泳这里太不靠谱了,根本没搭理。
韩国作家抱团极其严重,尤其是女作家,关起门来大家互相怎么咬都行,但是打开门永远一致对外,因为女性职场生存真心不容易。尤其是真正男权占高位的时候,彼此格外的团结。
孔枝泳在作家圈不大不小算个名人,在现实主义题材里也算个老前辈了。写这篇稿子的记者叫孔枝泳一声前辈孔枝泳都带搭理的,这篇稿子出街,安文殊还没动手,孔枝泳在作家协会吆喝一声,中央日报还吃了个暗亏。
女作家组团脱稿,理由特别统一,还没办法说什么,人家说创作讲究灵感的,写不出来我也没办法啊。当然了,事情说到底还是中央日报先挑衅,对于写现实题材的作家来说,这种奇葩都能跟他们打官司,那小说也不用写了,成天带着律师打官司好了。
中央日报其实也属于被坑,哪能想到真有人为了钱什么谎言都敢说。不过事情都发生了,自然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就是打官司么,打呗。安文殊特地找了个长得一身正气的律师,只要打官司就召集记者围观。
赢了就说是正义的胜利,输了就说世道不公。然后成天让水军给网民发洗脑包,首尔地检坏啊,他们和光州地检是一伙儿的,政府部门都不是好人,巴拉巴拉。弄的首尔地检的人看到金瞳的名字就头疼,这根本不是来打官司的,是借着打官司免费宣传电影的!
对强制出现在眼前,还发的到处都是的洗脑包的水军套路,还没有完全适应但已经快被安文殊忽悠瘸了。谎言重复了一千次都能成真理,成千上万次呢,不是真的人家为什么要瞎说?一定还是你本来就有问题。
和政府机构作对基本就是韩国电影圈的开胃菜,有一个神奇总统颁布的创作自由法案护身,你不给我电影上映可以,但是我电影上映了,你想要撤了我的电影,那我能请一帮律师把你生撕下现在的位置!
2011年的九月基本可以分为《殉道者》上映前和上映后,一直强势刷存在感,只要开手机,只要玩社交软件,只要刷网页,就一定能刷到电影相关话题。刷的要是不知道这部片子,小年轻都要怀疑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地步。
安文殊停下了互联网扫荡,再弄下去就会从看习惯了,变成也太烦人了。收尾的网络宣传给电影带去了第一个记录。在他们和中央为那个奇葩打口水仗的时候,《殉道者》以207.4万人的周末票房记录,刷新最高首周末票房记录。
现在进行线上收尾转战线下的安文殊,拿着499.1万的人次记录看着那个憋屈的小数点研究半天。她虽然不是强迫症,但是这也太蛋疼了。好好过个五百万多好。此时《殉道者》正式被业内称之为黑马,要知道它明面上的投资不超过四十亿!这票房都要三百五十亿了!哪怕安文殊只能拿走一半,她也是赚翻了!
外面打听《殉道者》什么时候开庆功会的时候,尹武荣正拿着安文殊给他的票房数字感叹人生不易“我辛苦存一辈子的钱,你一下就赚到一大半了?”
“一大半,你够穷的啊。”安文殊表示“真心没看出来,我以为你存款最少能有五百呢就不错了。”这家伙除了吃饭几乎不花钱,衣服要是不去特殊的场合有造型师搭配,他的那些都是地摊上买一送一的款式,可节俭了!
跟她混多了的尹武荣太了解她脑子里瞎转什么“我要是最少有五百存款,我干嘛不直接买船出海,跟你这混什么。”说节俭大家半斤八两好吗,你也对什么衣服首饰不感兴趣,化妆品还是金智香买,够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