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殊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月了, 确定有奇怪信仰的朴槿慧在12月末, 以51.6%仅领先不到4个百分比的成绩,压下48%的文载寅得到选票, 成为新一任的韩国总统,也是亚洲首任女性总统。

不管有多少人惋惜,还有多少如朴静恩一样, 觉得国民疯了的人惊诧, 4个百分比就是胜利的标志,国家换了主人就是换了。朴静恩也在大醉一场之后,正式进入青瓦台秘书处, 成为核心成员之一。

她的这个位置是用文载寅的心腹贪污的资料换来的,新上任的总统一定会干的一件事,就是送政敌入狱。朴槿慧目前最大的两个政敌, 一位是刚刚退位的李明博,另一个就是要是没有4%位置就换人的文载寅。

两相比较, 文载寅的威胁性更大,李明博讨人厌的地方在于总统走了,底下的人却要慢慢换,这个急不得,主要还是交给检方去做。而且李明博算是双方的敌人,他和文载寅才是真正的不共戴天,生死仇敌,不过那是他们的事情和朴槿慧没什么关系。

文载寅随时可以冲击朴槿慧现在的位置,就算要等到四年后也让人心情很不好。安文殊给的证据,朴静恩转交给朴槿慧,朴槿慧让朴静恩处理,朴静恩找到检方,她二哥签的批捕文书,利落的抓人。一圈绕下来,文载寅断了一臂,朴静恩进了青瓦台。其中最重要的反倒不是安文殊的证据,而是批捕文书。

韩国三权分立,立法(国会)、行政(总统)、司法(检方)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检方的存在非常特殊,下到小偷,上到总统,有权力批捕的只有检方,而检方是独立存在的,受到总统管辖的范围非常小。

历来总统和检方的关系也很微妙,检察院总长总统可以任命,但检察院内部职位总统却不能插手,至少明面上不行,总长的任命也是在内部推选结果出来后再任命,归根到底还是检方自己的人。

因此,刚上位的朴槿慧想要让检方干活,还得找个明面上不要出错的人,朴静恩她二哥算是互惠互利。正好搭上这股风,凭借砍了文载寅左膀的凶残战斗力,一举登上部长的位置。按照朴静恩的说法,她现在在家里终于可以不聊哪个包好看了。

朴槿慧上位这件事安文殊做的不多,就像她说的,这位姐姐背后的人足够推她上台,她不用做什么,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她做的只是看到对方有赢的希望,上去押注而已。买赢了,应该收获赌资了,安文殊却很谨慎,反倒往后退了一步。

因为进了青瓦台看到很多之前没资格看到的资料的朴静恩,给安文殊带来了一个证实她之前和安文殊掐架时说的那个,关于朴槿慧上台也没有好下场的猜测的资料,号称南韩史上死的最惨的总统卢武炫的资料。

资料太厚,总结一下就是卢武炫是被逼死的没错,却不是韩国内部出的手,而是中、美两国博弈。韩国一直很憋屈,被中日两国夹击,认了个老大飞了一把之后,也不怎么鸟它,可国家还要生存,那就只能左右逢源。

邻居们太近了,还有个只有一线之隔的兄弟在那搞蘑菇云,为了能安稳点,更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卢武炫选择和搞蘑菇云的兄弟和解,跨国三八线,同时和兄弟的大哥示好。示好之后,经济腾飞了,关系和谐了,短期内没有内战的威胁了,自家大哥不满了。

美国对亚洲的做法万年如一日,小弟可以不管死活,但不能不听话,更不能掉头认大哥。卢武炫被逼死可以说是国内的政治博弈,也可以说是选错了大哥被压迫致死。

同理,这种博弈隔壁的邻居和远方的大哥已经在卢武炫那掐了一场,自然能在朴槿慧这里再掐一架。作为从小一口东北话,初恋偶像是赵云,离开韩国去了台湾,大半时光在内陆,悲伤时靠着《中国哲学史》撑过来的朴槿慧,能上位背后伸手的人就不言而喻了。

这个圈圈绕绕的资料让安文殊非常谨慎的选择观望。在韩国玩什么好像都能玩,国家产业链不完整,宪|法BUG多,分权的权力机关杂乱,政府腐败都快是全民默认的事情,还是长久备战中的战时国家。

这么多问题下,再加上国土小真的很安全,哪怕不安全出国也很简单。安文殊不觉得韩国有什么需要担心的,或者她不能玩的地方,可牵扯上国际纠纷,那她手上真没什么人能扛得住的,还是老实点比较好。

老实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安文殊还没有知道姜若曦时,她给自己找了颗大树靠着,在总统的就任仪式当天的酒局上,借着朴静恩的手,给李德业送去一份大礼,中国北方国际贸易中心的筹建计划,与合作所属项目组成员预备役资料。

北方国际贸易中心是天津政府已经上马的计划,中间牵扯最多的就是釜山港,天津港和韩国之间的来往年贸易量高达百亿美元,天津一城聚集两千多家韩资企业,釜山港在两地的贸易中心占据重要地位,釜山港是天津港在韩国最大的集装箱交易港口,两个城市之间的来往也非常的密切。

为了推行现代贸易,中国北方国际贸易中心筹建计划就这么被天津政府提出,目的就是增加港口贸易量,牵扯的是百亿美金的数字,都不用换算韩元因为数字过大了,釜山和釜山港当然也是重中之重。韩国不会也不能插手他国政府项目,但协助是应该的。

而釜山,或者说是釜山港就是李德业的地盘,那里要组建配合天津的团队,他却通过安文殊拿到了团队预备役的名单,这还真是个惊喜。李德业不是拿不到,但他拿到的方式没有安文殊那么简单。

韩国国会就是个筛子,只要敢砸钱,他们就敢卖国,绝对不是夸张的,三星共和国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个项目刚开始,那边也不过就是个计划,文件送到青瓦台都没有一个月。恰逢大选,李明博不会动,因为不是他的事情了,朴槿慧也没太在意,她现在的重心不是一城。

按照正常的流程,这个项目会在天津那边二次催促的时候,五、六月左右才开始上马,预备役名单在那时才会送到李德业的手上。虽然也不耽误什么事情,准备期久的很,这种大型项目准备两三年都不算长的,换人更没问题。

可还是那句话,即使是李德业,也没有安文殊拿的那么轻松随意,尤其是给他递资料的人,是秘书处的人。李德业接下这个资料,就是接下了安文殊的人情,那个小姑娘当时跟他说要给他选个总统,之后就没有再要他的什么支援,他还以为她玩砸了,没想到啊,真没想到。

除了最开始,李德业没有查过安文殊,尹武荣把她护的严丝合缝是一点,她自己本身也很谨慎。彼此是合作不是结仇,李德业也不觉得自己有需要盯着安文殊的必要,就松开了手。这手才松了多久?一年,两年?成长的速度啊,真是令人惊叹。

秘书处,还是青瓦台的秘书处,那可不是什么好进去的职位,非亲信进不去的。安文殊能用一个秘书处的人给他递资料,下次是不是就能让个国会的人给他递项目企划,这姑娘是真的有点意思了。

安文殊用一份豪礼给自己找了颗大树,暂时没打算用,只是有颗树立在那以防万一的。接着就去处理投资移民的事情了,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犹豫了一下,给尹武荣选了加拿大。美国盯的太紧,麻烦。加拿大方便点,而且韩国人也多。

还有一个就是尹武荣就算被抓到什么马脚应该也就是人命官司,不会牵扯上政治,安文殊没有让他碰过什么政治问题。人命官司得有准确钉死了的证据才能要求引渡,只是有嫌疑加拿大不会搭理韩国政府的。投资移民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财产和人生安全都保护不了,加拿大就不会被称为移民国家了。

她自己去了英国,没有回祖国的原因很简单,中国其实不太支持投资移民。支持投资移民的国家都是缺东西,要不缺人,要不缺钱,人,是真不缺,钱吧,作为大面上还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排名前十的企业都是国企,也不缺钱。中国缺的是高精尖人才,安文殊不算。

选英国是因为如果她真的悲催到可能会被韩国政府要求政治引渡的话,英国是唯一和美国正面刚完全不在意的国家,他们和美国之间关系本来就一般般,中间再牵扯个韩国就更一般了。要因为政治原因掐起来,英国不鸟两边的概率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