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无需挂怀,你本没什么不对,是我僭越,妄图永随你左右罢了。
郭瑾不及出声,青童复又抬步疾行而去。
微微垂首叹息,郭瑾抬步出门,自兄长处讨了几块糕点。蓬糕清香依旧,一尝便是文奕亲手所做。
郭瑾不由开口询问,原来文奕并未随往雒阳,而是主动留守阳翟,照料家中诸事。这些蓬糕便是他就着新鲜的梅花所制,特地嘱咐兄长等人路上果腹之用。
想起之前在阳翟的日子,郭瑾未免有些感慨,又同兄长处打探了戏志才与司马徽的近况。
自郭瑾离去后,司马徽亲自登门拜访过几次,屡屡扑空后,许是终于理解了郭瑾当日赠送玉佩的用意,这才绝了探访的念头。
听二郎补充,司马徽以为天下将乱,与他切磋谈话间大有寻一处“世外桃源”安稳避祸的意愿。
郭瑾想着司马徽不愧有“水镜先生”之称,即使躬耕于野,照样心观天下。天下将乱,确实为时不远矣。
说话间,郭嘉又提及戏志才的去向,说是此人笃信于司马小郎一言,只道欲云游天下,寻一明主相辅,虽不求通达于海外,但到底要对得起甘音所愿。
见她若有所思地叹息摇头,郭嘉不由单手支颐,明知故问道:“为兄竟是不知,阿瑾竟还精通造纸之术?”
郭瑾干笑两声:“不过闲来无事罢了,兄长莫要听信坊间之言。”
生怕郭嘉再细问女扮男装一事,郭瑾殷勤为他添上一杯茶汤,然后小声提议道:“兄长若是无事,瑾便先去荀府收拾衣物行装?”
言语十分自然,似乎与郭嘉同住是理所当然之事。
郭嘉显然也体会到这层意味,不由地垂眸轻笑,见她起身欲走,复又扯住她的袖袍,开口提议道:“今夜太学外设有元夕大论,阿瑾不欲前往观之?”
元夕大论?
郭瑾心中一百个卧槽麻溜飘过,听起来就很流弊的亚子,说不定还能很好地装一把×来着呢?
虽是如此,郭瑾仍假惺惺作推拒之态:“可愚弟的衣物?”
郭嘉握住她不及缩回的手指,定然道:“明日我再随阿瑾同去荀府”。
第31章 元夕大论
郭瑾只知上元燃灯的习俗大概起源于汉朝, 又因上元节与春节相接,彼时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里燃灯、蔚为壮观。
至于兄长谈及的元夕大论, 郭瑾不由拧眉反思,既设于太学门前,那定是挤满来往京雒的文人士子, 虽不知大论上会有何辩题,她还是选择前来凑些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