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羞愧而叹:“不过照搬前人之经,先生谬赞矣。”

铁官丞心中微讶。

早便听闻阳翟郭氏惯出奇才,这位郭家小郎更是通古晓今、奇思倍出,可就是这样人人称赞的后起之才,偏偏与狼为伍,同那无恶不作的董卓同流合污。

他本以为对方定也是个趋炎附势之人,可亲眼所见之后,却又觉传闻太不真切,仿佛只是道听途说而来,并未加以印证。

眼前人本是清风朗月般的存在,比起助纣为虐的庸徒,倒更像是一缕春风。

春风过野,心旷神怡。

铁官丞回神笑笑,忙邀请郭瑾入府详谈。与铁官丞对坐而望,郭瑾掏出揣了一路的铜块,伸手递到对方跟前,“先生以为,此物何如?”

铁官丞端详片刻,“华而不涩、圆润生辉,虽非铁官所造,却也算得中上之品。”

郭瑾拿回铜块,进而起身行至窗边,见对方好奇凝神来瞧,郭瑾将铜块对准热烈的阳光,光影瞬间折射而出,郭瑾微微调整比例,铁官丞便已被这眩目不可直视的光芒晃得头昏,忙抬袖遮挡。

“郭郎何意?”

郭瑾收起铜块,跽坐回原来的座席,“先生方才可能看清光下之物?”

铁官丞若有所思:“难矣。”

郭瑾再笑:“若以此物打制铁甲……”

话尾留白,给足对方想象的空间。

制甲?铁官丞如获至宝:“妙哉!”

见对方认同了自己的观点,郭瑾再接再厉道:“瑾斗胆烦请铁官丞,按照胸背各有一片此类铜护的样式,打造一具护身铁甲。”

本以为要费些口舌,熟料对方竟应得干脆:“此乃铁官分内之职,可叹郭郎心思奇巧,老朽不才,恐难及也。”

郭瑾有那么一瞬间的心虚,然后便腆着面皮收下对方的赞许:“如此,便劳烦铁官丞了。”

事定而出,郭瑾告别离去,待眼前的白衣少年彻底没了踪影,年过半百的铁官丞却瞬时黑下脸来,挑眉冷笑一声。

任这少年天命奇才,却奈何甘为董贼鹰犬。非我族类,其心当诛。

·

午后吃过茶食,荀彧便携妻一道向郭瑾拜别。

郭瑾虽是不舍,仍旧兢兢业业备好车马,与郭嘉共同动身,将两人送至东城郊外。

唐谙的嘴角有些下坠,神色颇为沮丧,因此当她凄凄切切地握住郭瑾的双手时,郭瑾一时不察,竟忘记将手指尽快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