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抬袖再灌,袖袍散落下来,露出莹莹似玉的皓腕柔荑,“仁义善恶皆有伪装,宗亲宦臣又有何异?百姓从不关心天下姓甚名谁,他们只想得以温饱,苟延残喘于乱世偷活,若可吃饱穿暖,便已是天大之喜。”

三国的百姓真的太难了,他们才不想管城头变换的是哪家大王旗,他们只想要天下太平。可就是这点奢望,却还是不能满足,最终沦为军阀残斗的牺牲品,悲哉哀哉。

郭瑾努力想了想,当年阳翟临别之前,自己于院中醉酒,似乎也和孩童时期的二郎说过同一番话。郭瑾不由单手托腮,只静静瞧着眼前清风朗月似的少年,视线迷蒙中竟莫名觉得,眼前这人同自家二郎确实有几分相像。

像又不像……

不想再争论朝堂之事,郭瑾同诸葛亮难得聚头欢饮,两人饮至醉意醺然。诸葛亮明显还留有几分清醒,见她倒头欲睡,忙伸手托起郭瑾的手臂,将她自席上带起。又见她脚步踉跄,几欲跌倒,不禁用力箍紧对方的侧腰,将她护在自己身前。

掌中的腰肢很软,很细。

诸葛亮手心发烫,正要将其送回房间,郭瑾却想起什么般,使劲戳了戳他的心口。由于醉酒,她的力道锐减,几乎可以算是蜻蜓点水。

“我就知道你还是会选择刘备!”

“刘备那厮有什么好?”

“孔明就这般想同我为敌?”

“……”

她的口中嘟嘟囔囔,诸葛亮无声笑笑,见她不依不饶,竟是拍拍郭瑾的头顶,轻柔开口道:“我没有。”

明明头疼欲裂,郭瑾却不忘忿然回复:“撒谎!”

诸葛亮俨然有些束手无策,见郭瑾摇摇晃晃便要推门而出,他不禁有些心急,两步堵到郭瑾跟前,双手握住她瘦削的肩膀,视线对上她满是迷蒙酒雾的双眼,声音里似乎含进了所有的耐心和真诚,“非但刘备,郭长珩在世之际,孔明永不出山。”

“如此,你可还同我生气?”

他的眸中似乎燃了团烈火,汹涌如涛,正以燎原之势呼啸而来。

忍不住抽抽鼻子,郭瑾揉了揉双眼,只觉面前的幻影越来越真切,终是忍不住伸出手指,使劲掐上眼前人水润莹白的脸颊,说出的话满是惊喜,却险些叫他心里惊起万丈风雨。

“二郎,是你吗?”

“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