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尼禄这种人,已经摸到顺毛诀窍的屋大维娅,觉得他的脾性跟布列塔尼库斯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你得在他所抗拒的事物里找到能让他感兴趣的点,才能借此慢慢说服他的人。

“你要是不喜欢那儿,就把你不喜欢的地方推倒重建。”屋大维娅为提议道:“皇帝登基时,都会通过修建某物来纪念自己的统治开始。”

“你完全可以将一座新宫殿,视作尼禄时代的来临信号。”

第67章 银行

罗马兴胜于战争, 也毁于战争。

靠着战争,罗马就像一千多年后的日不落帝国,用暴力撬开别国的大门,靠着贸易与吸取殖民地的血液来完成自身的富强, 最后成为欧洲各地的移民首选。可以说, 某些跪舔族里的灯塔国跟这时候的罗马相比, 那就是个弟弟。毕竟灯塔国的双标之名虽然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但是在表面上,他们还是要扯条名为“平等”的破布,多少掩盖下内在的种族不平等与暴力问题。

可是在古罗马, 这种破布是不存在的。

因为《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存在就是将不平等之处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直接告诉所有人,你的阶层早在一出生就被设定好了,所以你只能去顺从它,而不是去反抗它。

从这一方面来说,罗马人也是挺悬玄幻的——一个追求共和制的国家却将等级视作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这些跟罗马的毁灭有什么关系,只能说一个帝国在变大变强的过程中,它的离心力也会随之增加。

就像你不能用管理小作坊的那一套去管理大工厂, 大公司。

你也不能用管理几万人城邦的方法去治理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

随着罗马的贸易越做越大, 战争越打越远,它的行程成本,后勤成本,以及军事成本正以惊人的速度脱离制度的掌控。

别看古罗马已经“先进”到有银行, 借贷人,以及各式各样的金融机构,但是跟现代的货币系统相比,抛弃各种称谓与含金量的古罗马货币,其实只分金币和银币,其存在不仅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出现各式各样的贬值问题,更是会因其重量而导致货币的流通性很差,无法满足现有的交易市场。

而且考虑到罗马人对于国家机器和自由的敏感程度,除了神殿,没人敢搞出大银行的操作。即使是皇帝本人,如果不想被扣上掠夺人民财产的暴君帽子,在动用国库前也得找各方势力“商议”一二。

对此,考虑到加重税收会引起民怨,古罗马政客的常规操作就是拉闸防水——通过降低含金量和含银量来给货币减重,从而缓解军费上的困难,但也会造成通货大膨胀。

尤利乌斯.恺撒曾通过高纯度的金币来稳定货币市场,从而使得罗马的各行各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而在屋大维和提比略执政时期,对于财政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以及限制不必要的开销让罗马之前疲于军费的国库有了一定的缓解,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进一步加固了罗马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