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习俗二十而冠,然后有字,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严格遵守这个规定,不少人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取了字。字通常都是由长辈来取,有的是父辈,有的是老师。关羽的字长生就是老师杜夫子所赐。
那时候他初入师门,读《左传春秋》,刚刚十五岁,尚未行冠礼。其实庶民子弟一般都不行冠礼,或者说没那么正式,也就是家中长辈聚在一起,宣布一下成年了,取不取字的都不重要。一个农夫,根本没有取字的资格,取了也没用。
关羽不同,他虽然也是庶民,但是他入师门读书,就成了士人,所以由老师赐字。可是他这个字并没怎么用,一来是他交游不广,认得的人只有师门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二来他没多久就因为杀人外逃,流落他乡,为了掩藏行踪,他改用云长这个字,长生这个字从此藏在记忆深处,只和某个人联系在一起。
只有想起那个人,想起那段时光,他才会想起长生这个字。
他万万没想到,刘辩叫出了这个字,而不是为人所知的“云长”。
事情来得太突然,关羽一点准备也没有,已经屈起的小腿僵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该踢下去,催马上前,一刀砍下刘辩的首级。他睁大了凤眼,凤眼中却没有慑人的精光,只有一片茫然和疑惑。他张开了嘴,却没有让人心惊胆战的怒喝,只有发自内心的惊讶。
刘辩对关羽的举动很满意。这才叫恰到好处,四两拨千斤。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让神级的猛将目瞪口呆,丧失战斗力,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长生,归来兮!”刘辩轻叹一声,语调哀婉如叹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长生,佳人已经等了你这么多年,你还要让她一个人独立到几时?”
关羽的头皮发麻,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你说什么?”
“我说,有人在等你。”
“谁……”关羽觉得嗓子有点干,声音也有些哑:“谁在等我?”
“你不知道?”刘辩眉头一挑,有些失望:“这么说是我搞错了,杜家小娘子要等的人不是你?那就算了,各回本阵,准备厮杀吧。”
刘辩说着,拨马就走,关羽一听杜家小娘子,立刻明白了刘辩说的是谁,哪里肯让他走,连忙叫道:“且慢!”他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手里还拿着青龙偃月刀。一看到他举起刀,一直不敢有任何放松的王越、史阿立刻拔剑出鞘,从马背上飞身而起,一左一右的迎了过来。
“杀!”王越怒吼一声,举剑直刺关羽小腹。
“看剑!”史阿一跃而起,半空中长剑出鞘,剑光一闪,人剑合一,直刺关羽咽喉。在跳起了那一瞬间,他就看好了阳光的角度,雪亮的长剑反映阳光,照亮了关羽的眼睛。
关羽只觉得眼前一片空白,失去了刘辩的身影,失去了一切,什么也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