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握了握拳,有那么一刻,他突然很想将鹿岁这小子拖到皇宫外,将他狠狠地揍上一顿。

季崧也跟着咬牙,只觉得鹿岁这小舅子太过可恨。

有钱了不起啊?

鹿岁微笑:是的,非常了不起。

你看现在,他能轻轻松松拿出修一条二百万米长道路的银钱,而其他两个人却只能看着他羡慕嫉妒恨。

鹿岁嘿嘿一笑,只当看不见父亲与未来姐夫的眼神。

林柳无奈失笑,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水泥的事情谈完,林如海与季崧便提到了为鹤年的两个话本儿写诗作赋一事。

林柳听完,皱了皱眉:“若只是一味地夸赞,怕是引起的关注度不会太长久。”

鹿岁一听,当即摆手:“这有什么,就和以前一样,让人写几篇论调与父亲他们完全相反的,直接吵起来就是了。”

林柳想了想:“首先,你必须找到名望与父亲、季崧相当的,才能真的吵起来,而不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其次,一旦另一种论调占了上风,对我们即将做的事没有好处。”

她想了想,道,“得有一个反转。”

鹿岁好奇地看向林柳:“反转?”

“找一个人,在‘没看书’的情况下,与父亲、季崧两人争锋相对,等到争吵与舆论发酵到最高点的时候,对方去看了鹤年的两个话本儿,然后真香。”

林柳抬头,对上三双茫然的眼睛。

她愣了下,笑着解释:“‘真香’的意思就是,一开始对某样东西不屑一顾,但等真的吃过用过之后,又对其非常追捧。若是有人一开始对鹤年的两个话本儿嗤之以鼻,看过之后却大肆赞扬,甚至写出许多优秀诗词对其褒奖,前后反差,自然会引起更大的讨论度。”

关键是,还不会影响其他人对两个故事的看法。

林如海与季崧并未接触过舆论方面的操控手段,一时还未明白这个方法的好处,本就是报纸负责人的鹿岁却瞬间明白过来,立刻冲着林柳竖起大拇指:“姐姐,这法子妙啊!我几乎想要留在京城看着这一幕反转的发生,都不想回江南了。”

林柳失笑:“那就不回,舆论方面你本就是行家,有你盯着,才更知道什么时候反转更合适。至于江南的生意……”

她想了想,道,“我给姨妈去一封信,让她暂时代管你的生意就好。”

鹿岁却像是炸了毛的猫一样:“不行不行,绝对不能将我的生意交给赵史、赵夫人,她手段太狠了,我担心她将生意接过去后,我的手下会受到伤害。”

林柳一愣:“她不是向我保证过,不会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