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鹿岁的路也修得差不多了,于是直接在报纸上报道了此事,并在报道末尾刊登了朝廷关于水泥路“认捐与取名权”的相关信息。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大商人小商人都乘着马车来到了京城,问清楚认捐一条路的价格后,纷纷拿钱报名,想要认捐一条路,并为其取名。

有不少人比较鸡贼,甚至想到了要给自己认捐的路取一个与鹤年话本儿中的那条路一模一样的名字吗,并想以此牟利赚钱。

鹿岁:“……”

鹿岁得知此事,都要气笑了,恨不得回去将鹤年揍上一顿。

真想要宣传,你倒是问问他打算给那一条路取什么名字啊?如今这种情况,为了不让自家便宜被别人占了,也为了不让自己这条路成为“第二”出名的道路,鹿岁只能给自己那条路冠上了鹤年取的名字。

鹿岁:“……”

他花了那么多钱,取名权却被鹤年抢了!!!

心痛到无法呼吸!

第117章

鹿岁认捐的这条路本来就与京杭大运河重合, 路程比京杭大运河更长,若是不运大批量货物的话,速度还比走水路的速度快。

作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条也是最长的一条马路,这条被取名为“鹤林大道”的马路本来就声名远播, 引来了不少人文人墨客的围观与好奇, 再加上鹤年话本儿的名气加成, 这条路一度越过了皇宫的风头,成为当世所有人最好奇的建筑。

名气大了,自然会引来不少人的好奇,从而让这条路的名气更大,连带着鹿岁与鹤年笔名的名声,也跟着这条路声名远播,成功走入了千家万户。

这样的效果, 让一些本来不想让自己的钱打水漂的商人都生出了几分势在必得之心——

虽然没办法造一条世界上最长得道路, 但第二长还是可以的啊!

于是没多久,户部与工部再次迎来报名狂潮, 而这一次前来报名的商人,那都是连朝廷都有所耳闻的真正豪商, 其中不少甚至是为前朝皇帝办事儿的皇商, 还有一些靠着海上航线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大海商。

这样的商人,那是真的不差钱。

就差保护自己的好名声与权力。

权力难得,眼瞧着皇上也没有开放捐官这条路,这些大商人为了保护自己,便只能在名气上下功夫。

但以往想要好名声, 那都是要做好事,并找到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不嫌弃他们满身铜臭味, 为他们吟诗作赋将好名声宣传出去的文人。

但这样的人……

看看如今这些商人到底是靠着什么出名,便知道那些文人墨客对他们到底有多避之不及了。

就算本身不嫌弃他们,为了不被其他人排挤,那也是万万不敢给他们写诗作赋夸上一夸的。

而如今,摆在他们眼前的就有一个机会——

认捐公路,虽然花钱多,但名气也大,还能得到乡民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