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 我们来汴京考太学, 不跟福慧说吗?”苏辙面露疑惑地问道, “福慧之前还写信问我们要不要来汴京考太学,我们真的不跟他说吗?”

苏轼笑着说道:“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苏辙茫然地眨了眨眼:“惊喜?”

“我们到了汴京,直接去相国寺找他,他见我们来了,一定会非常惊喜。”苏轼是真的想给赵旸一个惊喜,他非常期待福慧看到他们的表情。

苏辙明白了他哥哥的意思,一脸恍然地说道:“那福慧肯定高兴坏了。”说完,他面露好奇地说道,“三年不见,也不知道福慧长什么样呢。”

“应该是越长越好看。”这三年来,福慧每个月都会写信给他们。虽然他们三年不见,但是因为每个月通信,他们之间非常熟悉。“福慧说他今年正式启蒙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

“福慧那么聪明,应该学得很好吧。”虽然这三年来,一直和福慧有书信往来,但是苏辙心里还是有些想福慧的。“三年前,福慧还没有正式启蒙就读了不少书,现在正式启蒙了,应该读了更多的书了。”

“等见面了,得好好地考考他。”

“哥,福慧说过,如果我们考上太学,他也会考太学,到时候我们就能在一处读书了。”

“等我们考上了太学,再教福慧考太学。”虽然福慧比他们小很多,但是要是能在一块读书,也是一件美事。

苏洵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打趣道:“你们倒是很有信心考上太学啊。”

苏轼对他爹爹笑了笑:“有爹爹您的教导,我们一定能考上太学。”

自从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后,苏洵就请他汴京城的朋友帮他弄到往年太学入学考试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