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旸的话非常不客气,直接骂大臣们怂,骂他们没有半点骨气,还骂他们白读了圣贤书,没有学到圣贤们半点风骨。

宋仁宗觉得儿子说得对,也赞成儿子这个建议,写了信质问西夏王和辽王。其实,信是赵旸写的,他的言语非常强硬,并且警告西夏和辽国。如果他们再敢骚扰北境,大宋的将士们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西夏王和辽王也知道大宋有很多名将,如果真的把大宋惹火了,他们也不会太好过。他们回信说是北疆将士们擅自做主的行为,他们并没有撕毁条约的打算。他们还表示日后会约束北境的将士,不会让他们再胡作非为。

虽然知道西夏王和辽王说的是冠冕堂皇的话,但是他们最起码把态度摆了出来。赵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西夏和辽国知道大宋不是那么好欺负。其实,他就是看准了西夏和辽国暂时没有出兵攻打大宋的打算。

福宁宫里,赵旸向宋仁宗提议,明年让武将们上朝。

宋仁宗听到儿子这个提议,非常吃惊:“明年就让武将上朝?”

“对,明年就让武将上朝。”这段时间,赵旸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越来越失望,他觉得不能再任由文臣们这么下去。

“是不是太早了?”宋仁宗惊愕道,“你之前不是打算过几年再让武将们上朝吗?”

“我原本是打算等我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再让武将们进入朝堂,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得不提前让武将们上朝。”赵旸冷着脸说,“爹爹,你也看到大臣们在北境一事上的态度。”

以前的宋仁宗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自从他被赵旸“洗脑”后,也觉得大臣们在北境一事上的态度太让人失望了。

“文臣们把持朝政太久了,可以说是一言堂。”赵旸紧皱着眉头,沉着脸说道,“是时候敲打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