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见儿子成婚了,索性就把所有的政事交给赵旸处理,他乐得清闲。

赵旸从战场回来,越发有威严,满朝的大臣们一点都不敢小瞧他。再者,他上过战场,犹如一把出了鞘并染了血的剑,大臣们在他面前真的不敢拿乔。

见赵旸从西夏回来越发成熟,也越发有帝王之相,晏殊他们几个做先生的又是欣慰又是叹气。他们还觉得赵旸带兵主动攻打西夏是不对,哪怕赵旸带兵赢了西夏。他们还是希望赵旸不要再出兵打仗。

赵旸从晏殊他们的言语中,自然感受到他们不赞成他接下来攻打辽国一事。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攻打辽国一事是势在必行的,不管文臣们怎么反对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虽说这段时间,不去攻打辽国,但是该做准备的还是得做准备。再说,攻打辽国不是一件易事,不会像攻打西夏那么顺利。

攻打辽国,赵旸做了五年的打算。当然,五年是最慢的时间。他的理想时间是三年。

赵旸两年没有回来,但是处理朝堂上的事情却非常老道。

对了,之前因为赵旸成婚,宋仁宗下旨大赦天下。不仅如此,还减免了不少赋税。

赵旸觉得赋税还是太多,又减免了不少,这对老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老百姓们见太子殿下一回来,就给他们减免赋税,他们立马夸赞太子殿下是仁君,这让赵旸在民间的名声越发好。

赵旸还下旨到各个地方,让当地衙门好好修路、修水库、修城墙,建学校。

说到学校,就不得不提医学院。目前,医学院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建了起来,并且办的如荼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