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凝自己就先不说了,三阿哥若是看孩子,第一个找的也是怡乐。他出门碰上什么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最先想到的也是怡乐。
菀凝刚把怡乐抱在怀里,三阿哥就进来了。
他伸手逗了逗怡乐,对着菀凝说道:“修书的事儿汗阿玛已经答应了。”
自从有了这个计划,他就一直给汗阿玛上折子,今日皇上同意了。
说起这个三阿哥整个人都轻松起来,“等明日我去整理一些书籍,到时候就可以在府里办公了。”
三阿哥之所以坚持上折子,一方面确实觉得那些书籍缺失了可惜,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差事的灵活性。
他完全可以把自己需要搜集的东西带回府里来做。
菀凝道:“那敢情好啊,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说。”
修古籍与朝政无关,菀凝也不怕别人说她涉政。而且她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还不错,帮忙抄录个书籍、整理一下,还是能做到的。
说道这里,她又想起一件事,“我记得你说过很多人不去学堂除了交不起束脩,还有一个就是买不起书籍笔墨,你说咱们办个义学怎么样?嗯,就是咱们出钱,给一些上不起学的人让他们免费学习。”
“或者咱们也可以弄个书斋,多拓印一些史书典籍,还有其他比如与百姓有关的书籍,然后放在书斋里让他们看。当然,这个也是不收费的。”
怕三阿哥觉得自己的想法天真,她又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具体的我也没想好,也不知道成不成。”
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三阿哥无意间的一个感叹,他说官宦人家的孩子想要什么太容易了,相反那些贫民学子比较艰难。而整个大清人口最多的恰恰就是这些人。如果让这些人都能读上书、识个字,大清的发展肯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