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买下南诏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61 字 11个月前

工业就是这样,当越往精细化发展,就越发了解金属的特性,铜在金属铸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洋洋洒洒地写下一封书信,张阳皱眉看着,检查是否有疏漏的地方。

“夫君的笔法退步了不少。”李玥笑道,她笑得一脸幸福,南诏的地契看了一眼就被她收了起来,可眼下的喜悦溢于言表。

“平时写字少了,往后我会抓紧点的。”

“夫君是南诏的国主,自然要给南诏臣民看国主的文字,自然是越好看越好。”

张阳稍稍点头,“你说的在理。”

“我教夫君。”

夫妻俩坐在一起,开始练字。

李玥的手握着笔杆的时候很好看,这双手天生就是用来写字的。

再看自己的手,张阳有些不乐意了,手很大,手掌很宽,握笔的时候便没有她这般自然了。

光是看媳妇写字模样,就很赏心悦目。

“夫君,莫要分心。”

张阳的目光从她的手中移开,继续跟着她的笔触临摹着。

小武和小慧正要来禀报村子里的夏收事宜,见师父和老师正坐在一起写字。

两个弟子很懂事地没有去打扰。

今天李渊和李孝恭带着熊大去耕地了。

小清清看着熊大脏兮兮地回来,一边给它洗着一边数落道:“熊大!给你点吃的,你就跟谁走,你越来越没良心了。”

熊大也耕了一天的地,疲惫地窝在华清池边。

见几头半大的小熊也围了上来,小清清怒骂道:“等你们长大了,也都套上犁,都给我耕地去。”

今天李玥数落了她,她现在像个大人模样,尤其有她娘亲的做派,一句一句地数落。

等到晚饭过后,小武和小慧才来汇报这一次夏收完毕的情况。

骊山与往年一样,秋收比其他的村县早一个月,就要继续准备秋种。

让婶婶将信交给程处默,再让处默安排人手将信送到南诏,并且给长安城的松赞干布带了口信,让他再带南诏使者独罗来一趟骊山。

翌日的早晨,张阳牵着熊大让它接着耕地,拍了拍它宽敞的熊背低声道:“你的小主人被她娘亲禁足了,这两天耕地都不能陪着你了。”

熊大咿唔了一声,好似听懂听到了。

张阳给它套上犁,这熊便会自觉地耕地。

它的精力很旺盛,如此来消磨精力倒是不错。

张阳带着一些麦秆坐在村口,准备编几顶草帽,翻找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

编织草帽的手法从生疏,慢慢也变得熟练起来。

三河马将脑袋凑过来,想要吃地上的麦秆,这对它来说就是优质的草料。

张阳将它的脑袋推开,继续编着手中的草帽。

它的脑袋又凑了过来,张阳再次将它推开。

一人一马就这么僵持了许久,张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瞪着这匹马。

三河马的眼睛很大,眼神盯着这个人,缓缓低下头咬了一些麦秆,便在嘴里嚼着。

张阳敲着腿,一手托着脸就看它嘴里嚼着,嚼完再叼起一些。

身后传来了一声哨响,听到哨声,它忽然抬起头,嘴里还不忘嚼着草料。

张阳回头看去是红拂女。

这匹马便跑向了她。

总算是走了,张阳也终于得空继续编草帽。

不多时,松赞干布便带着南诏使者独罗来了。

手中的草帽已经完成了一小半,看着天日也该到午时了。

从脚程来看,松赞干布该是长安城的城门一开就出发,坐着一架马车赶了半日才到骊山。

那独罗的气色看起来并不好,是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

松赞干布的眼神中多了一些不解之意。

张阳笑道:“两位吃了吗?”

独罗又是下跪行礼,语气带着一些呜咽,“还请县侯救一救南诏。”

见状,张阳又看向松赞干布,“这也是赞普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