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吏部尚书,水源又强调了一下,所有要入朝的官员,包括国子监的学子,那些考上秀才,举人和进士的读书人,每年都要去纪念堂祭拜英烈并且看一看那些钉在耻辱柱上的前辈。
“皇子们出去视察民情,每人每地都要写一篇游记。这些人也一样吧。每年交一份游纪念堂的感悟。这事吏部拿出个章程。”
“……是。”吏部尚书想到某件事后,有些底气不足的应下了这份差事。
顿了顿,水源复又说道,“朕晌午的时候算了一下,这笔银子这般花费下来怕是还有剩下的。剩下的银子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多买一些耕地和农庄,每年这些耕地和农庄的收入就可以支撑善养堂的开销。等到善养堂里的孩子长大了,也可以租凭这些耕地……”
只有让钱生钱,源源不断利用起来,才不会坐吃山空。
还好,有了这一笔启动资金,做什么计划都不用太揪心。
无论是纪念堂还是军牌,无论是纪念碑还是善养堂。今日下午在紫宸殿里,水源真的做到了一个君王最起码的爱民如子。
所思所想,都是以百姓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这已经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事情。
也是在这一刻,水源的兄弟们才真正的从心底敬服他们这个弟弟,天朝的新一任主人。
果然还是老天爷会选女婿呀。
( ̄0  ̄)
一件件收获民心的大事就在这一日的午后一一的出台了。
水源将自己的主意都说完,然后又让他的兄弟和朝中的重臣来补充,来完善,等到两天后,水源当朝将最后完善的各类事项以圣旨的形式昭告天下的时候,普天之下,再无人说他一个不好。
至少现在没有人再说他不配为君了。
那些之前被水源收拾了一顿的书生们,有的已经对水源改观,有的就算是心底还是不服气,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水源和朝廷的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