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姐儿将自己的疑惑说给于嬷嬷,于嬷嬷倒是一想便想明白了王夫人的心思。抽了抽嘴角,对着元姐儿摇了摇头。

人家不缺儿子,这把年纪怀孕,担心自己运气不够一脚踩进鬼门关也是人之常情。

“算了,不想了,本来也没对她有多少期待。她这样,我也省心了。前儿让嬷嬷去买的院子什么的可都买下来了?”

大隐隐于市,元姐儿想着等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便先藏在京城某处,等到没有什么风声,或是做好了远行的准备再出发也不迟。于是便拿了些银票请于嬷嬷去购置一套两进的院子。

于嬷嬷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元姐儿的打算,但元姐儿并未直言,于嬷嬷便想着先看看再说。毕竟离元姐儿进宫还有些年月。若是元姐儿将来改变主意了,那时也不用说什么。若是元姐儿还是坚持已见,她尽力劝劝便罢。若是劝不下来,对于她这么个孤老婆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元姐儿是个重情义的姑娘,二太太不得意,可不代表她不稀罕。

“办妥了,花了八百多两银子,就在小花枝巷子那里。两进的院子,院子里还带一口甜水井。用的就是姑娘给的那个户籍,办的红契。”

于嬷嬷一边说一边将房契和户籍纸从袖子里拿出来交给元姐儿。元姐儿头一回看到房契,好奇的打量了一回,便又推到于嬷嬷面前,让她妥善保管。

于嬷嬷愣了一下,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的将两张纸用帕子包了,放在小荷包里。

“嬷嬷有功夫,便慢慢找人将那个宅子收拾出来吧,墙要高高的砌着。再弄些碎瓷片,墙头都铺上一层以防宵小。”歪头想了想,元姐儿又继续说着一些她觉得不安全的地方。

像是房子的瓦呀,水井的四周地面呀,还有就是如果可以便将那宅子都铺上地龙,冬季也暖和一些。

“也可以慢慢的买上两房下人,看看宅子什么的。”

于嬷嬷点头,“姑娘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了。”扭头看了一眼都呆在房间外的丫头,于嬷嬷又问元姐儿,“这府里,姑娘可有得意的人,老奴也好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