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叹了口气:“生荣死哀,你不能写的这样寡淡,毕竟是朕的父亲。”
中书舍人依然很正直,跪下来脱帽谢罪:“陛下是孝子,臣亦是忠臣,上不敢欺天欺君王,下不敢瞒百姓。”要么就这么写,要么我就不干了。
皇帝温和又无奈的捂着脸叹了口气,内心(嘻嘻嘻嘻),柔声道:“你可知为尊者讳?”
中书舍人板着蚂蚱脸:“太上皇已经成仙,还有什么避讳?”
皇帝心说:你个傻狍子你个瓷锤、龟儿子,现在给他写的越是假大空,后人看史书上关于他的生平一对照,才能看出这个人的名不副实、淫威、余威可惧。你写这个皇帝不是很好,后人翻翻他的生平一看,哎呦,不错呦。“罢了,朕不用你写,朕自己来写。”
中书舍人戴上冠,再拜,站起来走了。
皇帝提着笔对着白纸,看了半天,想不出来该怎么写,想了想……嗯哼~有了,就按照吹捧自己的思路来写。哎呀呀,文思泉涌,笔走龙蛇,妙笔生花,这篇文章拿出去一定能使洛阳纸贵。顺手吹捧一下孝明德皇后是贤妻呀,大行皇帝的儿子是孝子啊,古往今来少见啊。
之后,和飞速赶来的礼部、内务府几个官员说起皇帝出殡的预算:要排场大!要威严霸气!要省钱!要省钱!要省钱!
皇后面前坐着的太妃站着的妃子们济济一堂,她正吩咐女官传令下去,预备宫中孝期的各种事:按制度准备宫中丧服(嫔妃们服丧的等级比帝后稍逊一筹,毕竟只是妾)、准备宫外诸命妇的丧服、一切饮食都不能有鸡鸭鱼肉鸡蛋和油糖。
黛玉走回去,自以为存在感很低的悄悄走过去:“娘娘。”
皇后微微松了口气:“你来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