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七进士,父子皆探花!”小琴太突然拉住杨簌歌道,“娘亲、娘亲你看这家人好厉害啊!”

科举源于隋朝,唐朝开始完善科举制度。但是大唐的科举并不好考,三年一科。每次选取的进士不过二三十人甚至十几人的时候都有。

藏剑叶家最初也是书香门第,叶明菲的爷爷叶孟秋科举题诗犯禁不错,但是叶孟秋没考中也是事实。不仅叶孟秋,就是长歌门老门主杨尹安当初也不过是考中举人。

虽说杨尹安志不在朝堂,没有继续科考。但是彻底放弃之前,杨尹安也曾考过两次,都不曾中进士。可想而知唐朝进士是多难考。

故而在小琴太和小叽萝眼中,能考中进士,那是相当不得了的人物了。只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宋开始朝廷取士增加,宋朝甚至因为取士太过,又有赐同进士出身的惯例,导致朝廷冗员严重。

大明取士虽然没有大宋那么多,却也比唐朝要多许多。不过这家人能一门七进士,父子皆探花,想必也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书香门第。

“李园?”杨簌歌看了一眼牌匾,“这家人倒是真有些意思!”

微山书院是大唐最好的书院之一,却也没有出过几位三甲进士。这一家人父子能够同中探花,不可谓不是一段佳话。

“李园?莫非这里还有小李飞刀的事情?”上官丹凤跳起来道。

“丹凤知道这家人?”

“我对李家知道不多,只听说过这句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对联。就是老李探花、大李探花,小李探花,不过老李探花和大李探花比较短命,倒是最后一位小李探花的事情知道一些。”上官丹凤恨恨道,“这位小李探花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