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丹凤打了个寒噤,哎呦~瞬间穿越民国的节奏呀~

因为上官丹凤在第一期投入大量广告费,长歌文报经费充足。大儒们决定第一期报纸已赠送为主,希望打开销路。在杨簌歌亲自安排下,与长歌门交好的各派都收到了长歌门文报。

报纸多个主题板块果然对增加报纸阅读量极有好处:比如说江湖消息吸引了江湖人,批判程朱理学虽然掀起了轩然大波,诗仙诗圣没有流传的诗歌却引来了江南文人雅士的追捧。长歌弟子新填的词曲却获得了闺门才女和青楼楚馆的清倌人们一致喜欢。

不说其他,长歌文报首先在江南打出了名气。你可以不喜欢报纸上批判程朱理学的内容,但是不能不读李杜的诗句。街头巷尾更是传唱着长歌门弟子的新曲。

报纸虽然一炮打响,不过大儒们还是有些失望。第三版要么就是被人视而不见,要么就是被人贬的一文不值。不过好在他们也不是毛头小子,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想要扭转时下人的思想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

难过了一下,也不管还在正月里。几位负责文报的大儒已经迫不及待准备第二期文报了。因为定的是五日一期,初一发行第一期,初六就是第二期。

不过第一期和第二期很多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故而许多内容年前已经订好。主要是根据时实消息和第一期的反应,做适当的调整便可。

第二期的广告栏则被万梅山庄的合芳斋包圆了,花如令看到第一期报纸后笑眯眯预定了第三期的广告。除了前三期之后,以后想要独自承包整个广告栏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同于第一期完全是免费赠送,第二期除了各个比较交好的门派还有免费赠送,都是要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