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页

新一届的大师评定会,是重中之重,那些以前获得过灵宝宗册封大师名位的三地高手参加过后,轮到了各地本就存在,德高望重,实力过人的器道高手。

也即是,原来的本土大师。

这些人,原本也并不愿意与刑青天等人这般小辈一起争夺名位,但李晚发放的各项功法秘籍,的确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好处,也不在乎这些许虚名了,而且刑青天等人,身为地煞榜名师,无论怎么看,也胜过他们,并不是太难接受。

因此,哪怕明知,与他们一同参与,基本都是注定了要给人做陪衬,也乐此不疲。

等到内部阻力减到了最小,天南大师,也以接近每年一位的速度,缓慢而又稳定地增长。

时间一晃便过去几年。

刑青天等人,原本土大师,各方天才高手,年青俊杰,踊跃参加,天南大师评定会,也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了,在这期间,任何一位人士挑出来,水准都不差于灵宝宗主办的评定会,能够从中获得名位的,更加是实至名归的真正大师。

这让灵宝宗感觉到了意外,但却也没有轻举妄动,因为到目前为止,天南器道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这还是得益于李晚的方略,在各类参加评定会的人选当中,不乏一些急欲得到大师名位,但却没有与之相配技艺的名师,屡次提请放宽。

但李晚用自己的名望地位和实力,软硬兼施,把这些人的短视想法打消了。

他始终坚持,天南器道最缺的,并不是其他,而是权威,所以,大师名位务求宁缺毋滥。

再者,就算在严格的标准之下,三地联合起来,大师也不算少,只要今后,保持每年一位,甚至数年一位的速度增长,这个评定会便能茁壮成长起来,直到足以与灵宝宗抗衡的境地。

在此形势之下,各地的道场,作场,名师讲坛,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新增。

在这其中,又以李晚门下的琥山派为最。

李晚乃是器道宗师,门下弟子乌宁,刑青天等人,也在这几年间陆续出师,二十余人各自外出闯荡,自立门户,李晚便开始另外收取各方豪强的天才作为弟子,另外一方面,把空明谷那边的道场搬迁到虎丘,合并起来,方便亲自栽培人才。

在李晚的努力之下,短短几年,便号称门生故旧近万,在学三千,有成结丹名师近百,大师四人,声势越发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