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她一边看一眼那名被擒获的真人——此等货色,我们是信手拈来。
孙阳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里顿时增加了几分信心,“其实……也不在王府内,就在王府外的坑道旁。”
在中土国,每一个正式的亲王府,都有逃生密道,而且要上报宗正院知晓。
这是卫国战争之后,宗正院强行推广的,如此一来,赵家子孙若是遭遇了劫难,有机会逃跑——哪怕是跑到别的亲王府里,也有密道可以用。
不过很显然,每一个亲王府,都不会蠢到只建设公用的逃生密道,私密的密道也要有。
宁王府一共有几条密道,孙阳并不知情,他只知道一条比较短的逃生密道——就是从王府内,逃到王府外。
这么短的密道,显然并不能带给逃生者太大的安全感,这种密道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建设成本比较低。
没有安全感怎么办?那就是在密道的周边,挖几个坑道藏人,逃生者逃出王府之后,藏进坑道里坚持一段时间,风头过了再出现——有点类似于藏兵洞。
事实上,宁王府所处的位置,还就合适这么搞,周边山区不少,挖坑道藏人很方便。
正经是那种很长的逃生密道,不合适建设得太多,山石坚硬,施工就是个麻烦。
说远了,其实对孙阳而言,他仅仅知道这么一个坑道,不过整个王府里,只有他和王爷,才清楚其位置,所以他就将证物,埋在了坑道里。
坑道距离王府真的不远,也就一里多地,正是在山脚一处小树林中。
很快地,证物就被取了回来,一个盒子里,是一封书信,以及一块留影石。
书信是宁王亲手写的,加盖了私印,而留影石则是书信的有声版,宁王对着留影石,念了一遍书信——这是中土国的有图有真相。
书信不长,也就五六百个字,宁王在信中写道,金陵自保不是他的意思,而是王妃强行建议的,他不能反抗——“偌大王府,不知真正姓赵者有几人”。
听起来真的挺凄惨,其中不无对皇族的怨怼之心,不过人都已经死了,也就没法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