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页

他们来到军营附近之后,先让大部分人躲藏起来,李永生和祭强则是每人带着五个修者,通过伪造的令牌和探听到的口令,进入了大营。

要说这郑王的军队,真不是一般的不靠谱,明明不远处的永乐城已经光复了,但是大营竟然没有多少警惕之心——就算三万人很多,可终究挨着一个恶意满满的邻居。

李永生探查过大营之后,都忍不住想训斥对方一顿:咱们这是打仗呢,严肃点行不?

其实大营里正在训练的军士,还不到两万人,其中一万多都是新来的丁壮。

尤其令李永生哭笑不得的是,大营的军规都执行得很不好,这大半夜的,还有不少人在喧闹,更有人喝了酒之后,直着嗓子唱歌。

李永生非常奇怪,这大营的统帅,脑子里到底进了什么玩意儿,竟然把军营管理成这样。

后来他才知道,合着郑王练兵的原则是“爱兵如子”。

郑王认为,想将这些丁壮训练成令行禁止的精兵,短期内是非常不现实的,那么就有必要想一想别的法子。

既然不能威压,那就只能怀恩,郑王屡屡强调“豫州子弟”的概念,也就是说乡党之间要生死与共,同时又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军营环境,不搞令行禁止那一套。

别说,这么做还真有效果,所谓练兵,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虽然郑王练兵颇不着调,但是这些丁壮粗粗演练一下,就能上阵杀敌。

严格来说,这也是因为豫州从不缺悍勇之士,平日里打架杀人,那是要偿命的,大家不敢乱来,现在有人撑腰了,杀人不犯法,当然就可以放手施为。

事实上,因为队里的乡党极多,谁要是不敢动手,消息传回家里,都无颜见家乡父老。

出于同样的原因,一旦战事不顺,大家跑得也快,不但自己跑,还呼朋引伴地跑。

等跑回去之后,大家才又相约回归军营。

这种训练方式,看起来非常不靠谱,但是郑王认为,短期内糅合战斗力,只能这么做。

王府有人提出了异议,说应该严肃军规,郑王也不反驳他,给了他一个万人的编制——我让你训练一万丁壮,看你多久能整合出战斗力。

这位为了防止老兵带坏新兵,还特意挑了一万身家清白、新来的丁壮,那曾想训练了才三天,这些丁壮就从其他乡党那里,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