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十七岁的年轻人,他的表现确实不错。
赵维桢待他离开后才撩开帷幕。
“你觉得如何?”她问。
“君上看这字帖。”
子芈把赵高的字帖递过来:“仅这一手字,就足以在学堂谋一个抄写的差事。”
赵维桢接过字帖,不得不承认子芈说得对。
这小篆水平,比其创造者李斯也不逊色几分。足以可见赵高在练字方面下了苦功夫。
“那你觉得应该留下他。”赵维桢说。
“合该如此,但——”
一个转折过后,子芈又停下了。
“但又如何?”赵维桢鼓励道:“你有想法尽管说出来,我问你就是想听听你的答案。”
“……是。”
子芈看上去有些受宠若惊。
这可是夏阳君啊!
她是秦国第一名入朝为臣的女子——搞不好在七国之中都是第一名。在子芈心中,赵维桢就是见多识广、胸襟广阔的代表。
这样的人,怎会听一名后宫女子的想法呢?
可她不仅愿意听,还一副很认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