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太阳光到了塞德娜星的位置,已经非常微弱,这颗行星的反射光几乎没有,寻常的天文望远镜难以看到。而绿光文明外星飞船躲在行星背后,就更难观测到了。人类只能通过对方红外光的泄露情况,来估算对方飞船的具体位置。

但自从外星飞船驻扎到塞德娜星后,或许是大量引擎关闭的缘故,红外光的泄露非常少,以至于人类经常丢失外星飞船的视野。

这一点让于易峰大为恼火,他绝不允许这种未知的状况出现。所以他正在督促科学家、工程师们建造更强大的观察设施。

第一种方法:功能更加强大的射电干涉仪。这种射电干涉仪并不是传统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而是由两架不同的望远镜构成。

对射电干涉仪来说,两个天线的最大间距越大,分辨率越高。另外,在天线的直径或者两天线的间距一定时,接收的无线电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

射电干涉仪无疑比单纯的射电望远镜看的清楚,而且就拥有更高灵敏度。

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两台直径200米的射电望远镜分布在诺亚号的两端,然后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构成射电干涉仪,最高分辨率可达到万分之一角秒。

“诺亚号还是太小了,要是有几百公里大就好了。”

于易峰不禁想道。因为有着折叠空间的缘故,里边的体积倒是不小,但是外边的表面积就小了点,没办法安置更大规模的望远镜。更因为出入口的限制,诺亚号非常没办法进出非常庞大的机械,这其实也是这艘飞船的重大局限。

以后科技发达了,人类一定要以诺亚号为核心,建造更加庞大的宇宙飞船,如同绿光文明那样直径几百公里的飞船……

这个想法在于易峰脑海中也只是一闪而逝,凭现在的科技肯定做不到。他叹了一口气,所有的一切还得脚踏实地的来。他相信,按照现在的科技爆破速度下,离那一天也不会太遥远。

除了射电干涉仪外,还有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引力波望远镜!

引力波,由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并且做出预测。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并传输能量。

2015年,科学家们在双黑洞系统的碰撞中,真正观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并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时代。这项发现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次证明。

引力波有个非常重要而且比较独特的性质:它能够几乎不受阻挡的穿过行进途中的天体。比如,来自于遥远恒星的光会被星际介质所遮挡,引力波却能毫无阻碍的穿过。这个特征,允许引力波携带有更多的,之前从未被观测过的天文现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