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页

“生命爆发与生物灭绝的次数,因为我的关系,减少了很多。”

就拿近的说,他也犯了不少错:他曾经影响过某原始部落的意识形态,玩笑般地,将现代人的“民主理念”与“科学理念”灌输给原始人,看看会发生什么。

结果,这个酋长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真的开始搞民主,搞平等!

结局当然是悲惨的……这个原始部落直接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解体了。

他们死的死,伤的伤,又或者被同类抓为奴隶……

当这群原始人一个个倒在残酷的丛林中时;当充满求生欲望的眼神,呆滞地看向天空时……

于易峰,真的懊悔不已。

“这不仅仅只是游戏啊。小心,还是要小心。”

如果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死伤了大量人口,于易峰真的有一种负罪感。那一幅幅血琳琳的画面,仿佛在质疑他这个“上帝”。

丛林时代是残忍的,生存是困难的,蓝星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二十岁,进化到现在都是为了适应自然,任何一个改变都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疾病、天敌、饥饿、自然灾害,每一项都能夺去大量的生命。

于易峰不是滥好人,但也不喜欢因为自己引发的大量死亡……他发现自己越急迫,事请越是糟糕,许多措施反倒适得其反。

默然回首,他发现自己发挥的作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很多刻意的、激进的举动,本意是好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却变成了反作用。

许多无心举动,反而起到了正面效应。

“周公畏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这首咏史诗,也许只是发一点诗人特有的感慨,但却道出了于易峰经常会有的某种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