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规模浩大而又复杂的工程,想要用曲率引擎“推动”直径两千公里的庞大星球,可不是简单的工程。
从技术角度,金属星球巨大的质量,本身就自带了大量引力,而曲率航行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引力。
从工程角度,两千公里的直径啊,体积就比未来号大了n倍。想要包裹这么巨大的空间,难度无疑提升了无数倍。
而且从功率角度,能量的消耗也极为可怕。
曲率引擎并不是不需要能量,它只是不提供动能而已。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出发,挪移一颗行星,必须要克服它所处的引力井,这个引力井是周边的恒星产生的。爬升引力井花费的能量,必须由曲率引擎提供。
而且行星航行的时候,会对周围的物体造成引力扰动。这部分扰动带来的影响,也得引擎来功能。
这些加起来,所需要的功率可大得很啊!保守估计,数量级在1018w。
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这部分工程,对新人类科学家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许多大科学家正在通宵达旦地奋斗着。对于他们而言,这种既有些难度,又明确可以实现的东西,只不过是一座看得到顶的山峰而已。
攀登高峰,只不过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兴致很高啊!”
面对整个文明风风火火的工作,于易峰也是一天到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对于他而言,这种因为工作引起的亢奋,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第二件事儿,尽快将蜥蜴们,引导到工作状态中。
现在所有的蜥蜴刚刚解放,全部都很兴奋,再加上所有的人口都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在这个点,想要让他们积极工作,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
“也就是尽快让蜥蜴做出选择,想回母星的就赶紧回去,想旅游的、怀念故土的也赶快。然后……投入工作!”于易峰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
第三件事,敌方飞船的改造、收编,这个过程当然没有什么好多说的。尽快在这些飞船上,安装自己的人工智能,形成战斗体系。
大批量的飞船将改造成运输飞船,去气态星球收集燃料。一颗行星能够储备的燃料,当然不是诺亚号可以比拟的。按照于易峰的性格,必须要储备地满满当当的,才有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