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三人落下云鹤,李静洵伸手一招。云鹤化作三只纸鹤飞入她手中书籍《道德经》。她手中的道德经正是她的本命法宝。

经书上有五千道德真言。当真言炼化为三千枚时,就可成就人仙道果。当真言符文再一步凝缩,以自己的理解阐述《道德真经》就可成为地仙。至于天仙道果,需将《道德经》炼成三百六十枚大道真文。

不断浓缩,不断精炼,最终把五千道德真言炼成一个“道”字。按照道德宗的说法,将真言炼成最终一个“道”字,就算真正证就无上大道。逍遥无极,大道永恒。

至于她旁边的二人出自冲虚道。不久之前姬飞晨去的翠屏山云市,正是冲虚道所建。冲虚道,七十二福地之一,敬冲虚真人为祖师。

景轩看着三人,忽然奇怪道:“师妹怎么从道德宗出来了?”

道德宗、太清宗合称太上双宗,乃太上诸脉的顶梁柱。景轩和李静洵算是熟识。

“景师兄。”李静洵上前行礼,叙述事情由来:“小妹和几个同门在外游历,不想遇到此地大旱。于是和几位同道商讨祈雨除魔之策。正逢此地有人降雨,特意前来拜访。”

姬飞晨听着,心中暗道不妙。这些玄门之人下来救人,若真碰上,恐怕对我不利。他心思转动,正要找机会脱身,孰料景轩双手一拍,大声道:“师妹来得正好,我二人正愁势单力孤,难以拯救这场大旱。若有诸多同道下山,正是苍生之幸!”

“贤弟,我等去和诸多同道汇合,商讨治旱大事,你看如何?”

姬飞晨心中将景轩骂得半死:你做正人君子,拉着我干嘛!

不过姬飞晨脸皮厚,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说:“道兄所言甚是,若能平息这场大旱,何惧奔波辛劳?”

冲虚道二人看向姬飞晨,瞧见他周遭功德之气环绕,于是两人上前跟他攀谈。

景轩见了,笑道:“清泓贤弟虽然是散修,但也是我太上一脉。我等以师兄弟称之即可。”

在景轩眼中,太上三千门本就是一家。只要心向正道,顺天而行,自然可称呼为同道。

于是,五人相互见过后,一同返回玄门驻地。

成晃山周遭五百里之地皆遭大旱,此事最先是一位道德宗弟子发现。于是上山请道德宗众多同门下山救治难民。除此之外,更邀请不少左近同道汇聚,共同商讨治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