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张远正在“昆仑山”的尾部位置,检查最新的引擎系统。
一艘飞船的引擎,可谓重中之重,特别是这种十亿吨当量的母舰,想要将其推动,需要及其强大的动力系统。
就目前为止,人类的最强能源依旧只是核聚变,距离批量生产反物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引擎的比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研究难点。
“昆仑山”抛弃了原先那种单个巨大引擎室的粗暴推进手段,采用的反而是一个个小型核聚变装置的分布式推进。
单个引擎的推进,带来的推动力量实在太过集中,容易造成龙骨的金属疲劳以及弹性形变,但多个引擎,推动力更加分散,基本上杜绝了这一类现象。
第295章 昆仑山试航
这样的小型核聚变引擎,在“昆仑山”当中,总共有21400个,它们分布在昆仑山四面八方的各个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仅带来了力学构造上的优越性,还带来了另外的好处——承受风险的能力非常强。
就算被昆仑山的小型引擎受损了一部分,只要其余的部分能够启动,飞船还是能够正常航行,不至于丧失行动力。
这些小型核聚变装置是地球文明的现成科技,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它比起以往的大引擎,对核燃料的利用率更高,能够将更多的质量转换成能量。
核反应生成的巨大能量,一部转换将通过引擎室中的特殊装置形成高能微波,对飞船进行推进,另一部分则是传统的离子引擎方式,将高温灼热的等离子流喷射出去。
只有微波推进以及等离子推进的双重方式,才让这艘十亿吨级别的母舰有足够的前进动力。
“最后一批人回来了吗?”仔细地检查了一下每一个关键部位的参数后,张远对着身边的助手问道。
这位秘书办公室的年轻助手名叫李成,43岁,精通物理学以及数学,43岁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年轻人的标准,但却已经是昆仑山号副舰长的候选人之一了。不得不说,整个文明这么多年的时间,也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诞生了好多天才。
“报告舰长,都回来了。”
既然格利泽人所有的事宜都告一段落,张远也松了一口气,“那么,六个小时后,昆仑山号,第一次试飞正式开始!”
舰长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飞船上的各种工作人员全都忙碌了起来。